堅定不移重聚動能奮力開拓內生動力更足的新路子

『大慶游』風生水起,截至11月末接待游客1846萬人次。

中實再生輪胎回收利用項目投資億元,采用亞洲首套德國生產線,技術全球領先。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既有市場需求空間、又有自身供給優勢的領域入手,從提高供給質量、提昇消費能力兩端發力,集群壯大供給主體規模、挖掘釋放消費增長潛力,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經濟運行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外延式向內涵式增長轉變。
全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搭建市場主體育成平臺,擴張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注重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切實把科技、人纔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成立創業就業中心,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83家。市本級設立5000萬元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發放政府貼息創業擔保貸款4516.9萬元。孵化器在孵企業1774家,新注冊科技型企業130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2家,科技成果轉化落地118項,躋身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行列。截至10月新增市場主體35382戶、增長30.5%;新培育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科技型企業17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565.9億元、增長6.5%。
緊密對接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經濟遇冷不冷民心、財政再難不難百姓,不斷提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促進民生事業普惠均衡發展。為1.2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會保險補貼2700萬元,截至11月城鎮新就業45918人。重點改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89所,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達標率100%;成為中國首個普思考試示范城市,外語能力測評體系率先與國際接軌。32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同步降低。組建醫聯體28個、外埠專家來慶診療患者5648人次,成為全省唯一健康城市試點。改造城市老居住區11個、農村泥草(危)房2.8萬戶,完成公租房源分配2900套,發放廉租補貼1432戶、258萬元。
著眼全域統籌、全民共享,立足當前可承受、長遠可持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托實托牢民生底線,構建廣覆蓋、高標准、多受益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就學等7項救助實現『城鄉一體化』,前三季度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及綜合救助金3.23億元。城市居民、四縣城鎮低保標准提高到月人均588元、540元,農村居民低保標准最高達年人均4104元。市區、四縣失業保險待遇標准調高到月人均1085元、845元。市區和四縣最低工資標准達1680元和1270元,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居民大病保險覆蓋人口150餘萬人。
堅決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頭等民生大事,突出問題導向、抓住薄弱環節、推進精准施策,有效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紮實開展『回頭看』,確認貧困人口11736戶25853人。落實『一村一品』、『一戶一項』增收項目78個、帶動貧困戶9643戶;市本級投入扶貧資金2億元,發放支農再貸款13億元、扶貧再貸款資金11億元,為貧困群眾辦理扶貧小額貸款1.95億元、總量全省第一、惠及貧困戶4749戶;投入6000萬元徹底解決68個村、248個自然屯安全飲水問題;貧困戶享受『一免五減』政策2775人。全市34個貧困村、6679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