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建言獻策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摘編
2018-01-25 12:29: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民企健康發展

  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張海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下發以來,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司法部門、執法單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意見》精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及其他合法權益,在改進作風、優化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贏得社會好評。

  但從有關方面反映的情況看,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工作還不盡如人意,問題主要表現在:政策環境有待於進一步改善,同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缺乏明晰的『主管部門』,雖然也有相應的管理部門,但這些部門保護民企的職責還不是很具體,導致一些民企的合理訴求得不到有效回應;法治環境有待於進一步優化,行政乾預司法、執法的現象還沒有完全杜絕;政府誠信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有的基層政府部門招商引資辦法多,項目落地服務少,不能及時兌現招商時做出的某些承諾,貼心服務少。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進一步改善政策環境。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依法調整舊政策、出臺新政策,加大對民企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在維護民企權益方面的工作職責,增強民企在我省的歸屬感、安全感。對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造成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應依法依規給予補償。二是進一步優化法治環境。各級司法、執法機關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更加公正、平等地依法保護各類企業的合法權益。對於歧視民營企業、侵害民企合法權益的行為,應堅決遏制,及時糾正,嚴厲追責,不能讓個別司法、執法人員的不良行為破壞我省正在形成的優良法治環境。進一步完善平等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著重解決案件執行難問題,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優良的法治環境。三是進一步加強政府誠信。各級政府部門進一步樹立誠信意識、加強誠信管理。重點解決重招商、輕安商的問題,把安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議程,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制定相關工作規則、考核辦法,使企業反映的合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建議出臺營商環境性的地方性法規,進一步規范政府行為。全面強化失信責任追究機制,研究制定營商環境評價標准。更好地樹立善於監管、樂於服務的法治、責任、誠信政府形象,進一步營造開放、平等、便利的企業發展環境,使每一位民營企業家都能在我省更放心地投資,更安心地經營,更專心地創業。

  建議給粵港澳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聯盟更大支持

  省政協委員、澳門黑龍江經濟貿易促進會會長、澳門中橋投資集團主席兼總裁孫恩光

  國務院支持黑龍江與廣東兩省對口合作的工作方案已出臺,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框架協議已簽署,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為抓住這些有利的戰略機遇,聯合廣東投資商會、香港黑龍江經濟合作促進會、澳門黑龍江經貿促進會三家商會,於2017年5月共同倡議發起成立了『粵港澳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聯盟』,得到粵港澳各商會和企業的積極響應,目前已有近百家商會及企業加入聯盟。

  此聯盟的重要性和實際作用不言而喻,並已在實踐中初步顯現。一是集聚優勢的綠色優質產品展銷平臺,聯盟倡導者廣東省投資商會已計劃投資80億元人民幣,在深圳建設廣東省黑龍江綠色有機食品博覽中心,攜手粵港澳發達的資本市場及龐大的高端食品消費市場,實現優勢資源與資本、品牌、文化的高質量對接,該項目已完成前期准備工作。二是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共服務合作平臺。三是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資本運營能力的融資平臺。聯盟正聯合相關企業為黑龍江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援,協助他們通過粵港澳資本市場,發行債權、股權、資本證券化等金融產品,吸納戰略投資者的關注,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實現資金配對。四是實現黑龍江借路出海、深化開放的國際化合作平臺。

  粵港澳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聯盟追求合作共贏、互惠互利、共享發展,希望政府部門、商會組織和廣大企業對聯盟的發展及活動,給予熱情回應、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為此,建議政府部門積極主動幫助聯盟了解龍江情況。政府的規劃、統計和商務等相關部門應與聯盟建立起信息『直通航班』,構建起常態化的資料信息交互通道,及時通報商情和政策變化信息。同時,堅持更加注重實效的信息定期發布和推介活動,使聯盟在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為粵港澳與黑龍江合作發展發揮更大更好的積極作用。建議商會組織活躍有效地與聯盟開展對口合作,省內的各商會組織應把聯盟作為對接粵港澳乃至國際市場的便利通道,通過共建『灣區龍江命運共同體』,促進粵港澳與黑龍江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加快全省城鄉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建議省內企業把聯盟作為合作的橋梁和開放的跳板,聯盟可以幫助更多的黑龍江企業在拓展粵港澳合作和進入東南亞及全球市場方面,提高成功率。應運用成功企業的典型示范進行有效的輿論宣傳,鼓勵全省各類企業更有效運用聯盟攜手粵港澳進入國際化發展的大舞臺。

  關於我省有效運用A股市場的建議

  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巨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哈藥集團總裁郝士鈞

  A股上市公司上市以來,全國共有3027家對股東進行過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總額為6.66萬億元(2016年報數)。其中,我省A股上市公司上市以來有35家進行過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總額為212億元(2016年報數),佔A股上市公司分紅總額的0.3%。上市公司對我省經濟發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省上市公司的擁有量是遠遠不足的,質量也是不高的。

  守資本市場的規矩是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基本的門檻。企業自身要按照現代治理結構的要求,規范運作,明晰產權,依法按時納稅。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是解決發展資金的最有效途徑。令人欣慰的是,截至2017年末,我省已有新三板掛牌公司97家,其中:創新層12家,基礎層85家。新三板掛牌使企業更加公開、透明、合規化,為自身未來在A股市場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合以上情況,提出如下建議:第一,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補直接融資偏弱的短板,對有潛質的重點企業進行指導培育。我省各地市政府對新上市企業都有不同的現金獎勵政策,與其錦上添花,不如提早對所有具備上市潛質的企業,進行符合資本市場要求的合規培訓及早期模擬輔導,包括對與其相關的各職能部門的乾部進行相關知識點培訓,使相關職能部門乾部,對企業可能出現的影響上市的不合規瑕疵,在日常工作中及時予以提醒、扶正。第二,重視已上市公司中可能出現的殼資源。我省目前已有兩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給予『退市風險警示』(即*ST),如果繼續虧損則面臨退市,喪失融資功能。這些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如果自救無望,就將轉化為具有時限性的殼資源價值,政府相關部門對此類公司應重點關注,盡量促成優質資產借殼上市。第三,對可形成集群效應的行業中已上市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關注並解決其共性的問題,促其穩健發展,發揮再融資的功能;對可形成集群效應行業中還未上市的企業,應鼓勵和促成其上市,壯大集群規模。第四,聚焦我省獨有資源稟賦,在制定相關的地方法規、條例時,要特別關注地方獨有資源稟賦與資本市場對接的通路暢通度。(由郭銘華整理)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

【專題】位置,增強時代——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

【專題】新時代新龍江新作為——聚焦2018年黑龍江省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