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創新農業保險服務新型經營主體
2018-02-20 07:21:5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國輝 蔡清清 李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20日訊 近年來,黑龍江省保險業深度對接經營主體風險分散需求,持續創新農業保險產品和服務,著力防范農業經營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目前已初見成效。

  創新優化產品供給,推進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突出惠農原則連續多年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進行修訂完善。擴大保險責任范圍,實行保險責任負面清單制度,全面降低保險費率,最大限度地讓利於農;分檔設置保險金額,高檔保險金額達到了作物直接物化成本,部分產品率先實現了農作物出苗期、生長期、收獲期風險全覆蓋。截至目前,我省政策性種植業保險累計承保面積達到5.16億畝,提供風險保障1708億元,累計賠款122億元。

  啟動大災保險試點,滿足新型經營主體高保障需求。2017年,保險業在我省19個縣(市、區)開展了三大糧食作物農業大災保險試點,保險保障覆蓋了農作物『基本物化成本+地租』。首年承保面積149.13萬畝,參保適度規模經營主體2069戶,風險保障10.98億元,畝均保障金額736.25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81.35元。2017年7月份嫩江、訥河等試點縣區遭受雹災,農戶投保大災保險得到的賠款明顯高於普通種植保險,最高是普通種植保險賠款的4倍多。大災保險基本滿足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高保障需求。

  深入探索價格收入保險,有效防范市場波動風險。2017年我省各有關新型保險業務試點承保面積合計100萬畝,提供風險保障8.57億元。其中,2016年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雜糧雜豆價格保險、水稻收入保險試點,2017年新增了大豆、玉米收入保險試點。

  收入保險實行『產量、價格』雙保,即實際農產品銷售收入低於預期收入時,保險公司按照兩者差額賠償。2016年起開展大豆、玉米『保險+期貨』試點,試點通過整合金融市場資源,使得參保農戶獲得了價格風險保障,保險公司降低了風險敞口,期貨公司拓展了業務領域,實現了參與主體多方共贏。

  開展涉農貸款保證保險,解決涉農融資難題。保險業主動與地方政府、信貸機構對接合作,構建了『政銀保』涉農小額貸款模式,解決了農戶缺少融資抵押物的難題。在貸款保證保險和政府風險補償金的支持下,信貸機構給予農戶無抵押貸款,單戶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同期基准利率上浮20%的水平。試點以來,累計承保279戶農戶,支持發放涉農貸款6591萬元。同時,以『保單+貸款』模式推動奶牛、生豬等活體畜禽抵押貸款業務,支持信貸機構向養殖戶發放貸款近4億元。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