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 日前,記者從中鐵二十二局了解到,繼1月16日哈牡客專愛民隧道全面貫通以來,該工程項目部將施工重點轉為主體結構和附屬結構物施工,隧道施工人員積極克服高寒、偏壓、富水等諸多難題,持續開展機械化、標准化施工,於3月20日完成二次襯砌作業,這標志著愛民隧道主體結構施工的完工,為哈牡客專愛民隧道下步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二次襯砌是在隧道開挖、初期支護完成後,用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內層襯砌,具有加固支護、優化排水系統、美化外觀等作用,是適應當前高鐵隧道建設要求,也是愛民隧道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下一步,愛民隧道內部的水溝、電纜槽等附屬施工將繼續加緊進行,預計4月中旬全部完工。
春寒料峭時節,該工程施工人員克服低溫和不良地質條件影響,調動施工人員工作積極性,多次梳理剩餘工程量,調整優化施工方案,嚴格執行冬季施工建設的各項標准要求,將隧道施工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作為冬季施工條件的考核指標,對技術准備、測量復核、試驗檢測、物資供應、安全培訓等方面做詳細部署,確保隧道冬季施工質量,為愛民隧道主體結構施工的完工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全線通車創造了良好條件。
據了解,哈牡客專進入牡丹江市區時采取從郊外進入隧道運行,接近牡丹江站時再上行至地面,總體呈『V』字形運行,從而減少高鐵開通對城市環境和百姓生活的影響,而這條從郊外一直修到市區的隧道就是愛民隧道。該隧道被業內稱為『高寒地區地質博物館』,全長2940米,地質條件復雜,不良圍岩長度佔比達95%,是哈牡客專全線風險級別最高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