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書寫新時代龍江答卷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之際
2018-05-23 07:4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七)

  做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回望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視察時對我省農業發展給予的高度評價與殷切鼓舞,我們在振奮與欣喜的同時,自覺扛起歷史使命和責任。

  農業,一直以來都是黑龍江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最大的驕傲。『黑龍江每年種出的糧食夠全國人民吃三個多月,您吃的米飯裡,每十碗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去年年末,一部題為《還看今朝·黑龍江篇》的電視片,在輕快清新的表達中,國人真切掂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沈甸甸的分量。

  事實上,『這碗米飯』除了傲人的產量外,質量也享譽全國,南方顧客評價黑龍江大米『不用就菜吃,嘴巴都是香的』,可謂一語中的。

  的確,『壓艙石』要求黑龍江農業滿足『量』的要求,『排頭兵』則要求黑龍江農業更加注重『質』。爭當排頭兵,是一條缺少現成經驗模式可以借鑒的道路,我們在實踐中創造、在摸索中積累。總書記視察過的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廣『企業+科研機構+農戶』運營模式,入社社員由38戶增加到130戶,規模經營土地由0.54萬畝增加到9.8萬畝,其不斷探索的精神可見一斑。

  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連續兩年,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黑龍江都頭一個做典型發言和經驗介紹,這似乎可以闡釋『排頭兵』的意蘊。

  排頭兵就要作『模范生』。黑龍江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實物總量、總產值保持全國首位;糧食產量實現『十四連豐』並連續七年位居全國首位;農業裝備水平居全國首位;標准化規模養殖場、肉蛋奶產量位居全國前列……黑龍江農業諸多『首位』和『第一』,為中國農業轉方式打樣,熔鑄成排頭兵的潛力與作為。

  排頭兵就要作『實驗班』。我省推進實施『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順利完成國家玉米、大豆收儲制度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突破20萬個,56個縣建立了農村產權及土地流轉平臺,農村『兩權』、活體畜禽抵押貸款等改革事項紮實推進……秉政策之惠,借改革之勢,大膽闖、大膽試、大膽探索,為深化改革試水,積淀下排頭兵的擔當與勇氣。

  排頭兵就要作『先鋒隊』。我省在全國率先並持續實施農業『三減』行動,保護黑土地,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墾區由機械化向數字化的智慧農業邁進,良田、良機、良法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深化農業生產方式改革……為現代農業趟路,勇往直前以赴之,群策群力以成之,砥礪著排頭兵的本領與貢獻。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我們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科學制定戰略規劃,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省委書記張慶偉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黑龍江力爭在糧食綜合產能上站排頭、力爭在農業結構調整上站排頭、力爭在農業生態保護上站排頭、力爭在農業綜合改革上站排頭。這四個『站排頭』,彰顯了新時代黑龍江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更堅定的決心、更勇毅的擔當、更澎湃的動力。

  乾在實處辛勤耕耘,走在前列矢志踐行。黑龍江是農業大省,推進鄉村振興正逢其時。在這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上,我們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三農』新曲更加嘹亮。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