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大慶:勇闖全面振興新路子 爭當轉型發展排頭兵
2018-05-28 13:52: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28日訊 大慶的轉型發展、全面振興,黨中央親切關懷,省委寄予厚望。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強調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發展轉型。省委書記張慶偉在大慶調研時指出,要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兩年來,大慶市委市政府牢記殷切囑托、勇擔發展使命,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開出的『關鍵藥方』和省委對大慶工作的新要求,發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確立了『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的奮斗目標,千方百計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勇闖轉型發展全面振興新路子,引領和推動大慶轉型發展進入新境界。

  歷史見證過往,也可以燭照未來。面對充滿挑戰的時代,大慶不乏冷靜的沈思、激昂的遠眺,更有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時代作為。兩年來,大慶堅持重構產業、重組要素、重聚動能、重塑環境,奮力開拓經濟結構更優、體制機制更活、內生動力更足、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困境突圍跨越歷史拐點、改革創新打破體制堅冰,經濟運行穩步向好。

『生態、自然、現代、宜居』,大慶主城區鳥矙。

  2016年至2017年,大慶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乾成效明顯,連續兩年獲得國務院督察激勵。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5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創下近五年來最快速度,為實現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5%、力爭達到4%的預期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大慶『油頭化尾』產業實施方案(摘要)

  (一)基本原則

  立足大慶原油,兼顧多元化原料。盤活存量,打好基礎。做精增量,高端發展。立足東北,突出特色。集約布局,集聚發展。

  (二)實施時間和范圍

  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17年到『十三五』末期,為重點項目的建成和中交期;第二階段為『十三五』末期到2025年,為重點項目投產達效期。三個化工專業園區規劃總面積122.8平方公裡,可利用土地面積87.02平方公裡。

  (三)實施目標

  2018年大慶獲批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把大慶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乙烯和芳烴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

  到『十三五』末期,煉油能力達到2120萬噸/年,乙烯產量達到177萬噸/年;預計完成投資35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其中,新增銷售收入400億元、新增稅收42億元。到2025年,原油加工量達到2320萬噸/年,乙烯、丙烯、PX(對二甲苯)、基礎潤滑油、乙二醇年產量分別達到201萬噸、237萬噸、115萬噸、50萬噸、60萬噸,預計完成投資7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其中新增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新增稅收100億元以上。

  (四)實施路徑

  『油頭』路徑。增加原油煉量,做大『油頭』。原油加工能力安排,到2025年大慶原油規劃加工量2320萬噸。原料保障,2020年預計大慶原油產量將保持在3000萬噸,2030年為2000萬噸;2018年進口俄油將達到3000萬噸,2019年開始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多留慶油,爭取增加俄油俄氣,為大慶發展石化產業提供原料支橕。

  『化尾』路徑。53.4%的煉油加工產品可以作為石化材料,圍繞C1—C5產業鏈,瞄准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橡塑三個重點方向,突出特色、高端化、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打造3個超百萬噸級的『化尾』產業集群。

  工藝路線和產品路線。優化產品結構,走『少煉多化』的路線,成品油產出率由現在的59.9%降到46.6%,實現大慶石化產業由以煉油為主向以石化深加工為主的戰略轉變;按照『宜油則油、宜烯則烯、宜芳則芳』的路線,精煉高檔潤滑油和石蠟的基礎原料;按『煉化一體化』進行設計,突出『小油頭、大化尾』,延伸煉化-乙烯-芳烴產業鏈,實現煉油產值1000億元、烯芳復合產值3000億元,達到國際標准。

  (五)重點項目

  做大『油頭』,以原油為主的『油頭』,重點實施大慶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改擴建、大慶聯誼550萬噸/年重油催化熱裂解2個關鍵節點項目;以渣油、煤為補充的『油頭』,重點實施凱德爾金俄羅斯進口餾分油綜合利用、80萬噸/年液化氣綜合利用等4個關鍵節點項目。

大慶沃爾沃s90豪華轎車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慶在東北城市中首個承辦的2017央視中秋晚會美輪美奐。

  做精『化尾』,化工新材料產業瞄准新型顯示材料、碳纖維、新型建築功能材料、醫藥衛生防護材料領域,打造百萬噸級產業集群,重點建設大慶高新興化化工13萬噸/年聚碳酸酯、大慶昊慶10萬噸/年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慶華科20萬噸/年C5、C9綜合利用等7個項目。精細化學品產業以新型、高效、低污染的鑽井用化學品、采油用化學劑、集輸用化學劑、提高采收率用化學劑、橡塑增塑劑為主要產品方向,打造百萬噸級產業集群,重點建設大慶油田化工3萬噸/年DS系列抗鹽聚合物、大慶高新利華20萬噸/年驅油液體二氧化碳等5個項目。橡塑產業突出以汽車化學品、農用化學品、食品級包裝材料和管材應用為市場主攻方向,打造五百萬噸級產業集群,重點實施大慶聯誼百萬噸聚烯烴、百萬噸聚酯等5個項目。

  (六)實施效果

  『油頭』實施效果。到2025年,大慶原油年加工量將提高到2320萬噸,乙烯、丙烯、基礎潤滑油、苯、甲苯、二甲苯、混合芳烴、乙二醇年產量將分別達到201萬噸、237萬噸、50萬噸、64.32萬噸、11萬噸、115萬噸、64.64萬噸、60萬噸。產品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成品油產出率由目前的59.9%,下降到46.6%,『小油頭、大化工』結構凸顯。

  『化尾』實施效果。百萬噸級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新增新型顯示材料、碳纖維、新型建築功能材料、醫藥衛生防護材料等13類主產品將達67萬噸,將新增銷售收入118.1億元、稅收13億元,60%以上的產品不再是終端產品;百萬噸級精細化學品產業集群新增新型、高效、低污染的鑽井用化學品、采油用化學劑、集輸用化學劑等7類主產品將達34萬噸,將新增銷售收入18.77億元、稅收2.09億元;五百萬噸級橡塑產業集群,新增汽車化學品、農用化學品、食品級包裝材料和管材等7類主產品將達273萬噸,將新增銷售收入277.7億元、稅收30.53億元,可覆蓋東北的汽車、農用、建材等市場。

大慶石化公司『大煉油』項目施工現場。

  堅定不移重構產業 奮力開拓經濟結構更優的新路子

宏福現代農業小鎮全國單體最大、規格最高的連棟智能溫室完成番茄定植。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千方百計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動能接續轉換加快形成,經濟結構出現積極變化,運行質量和效益持續提高,增長後勁更為充足。

  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堅持能源穩市、工業強市、油化興市,全力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文章,推動『油頭化尾』上昇為省級戰略,專班專人專責推進『油頭化尾』重點項目,多元化打通『油頭』路徑、多鏈條延長『化尾』路徑,持續鞏固油化經濟『壓艙石』地位。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制定《『油頭化尾』產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力爭2018年獲批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乙烯和芳烴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方案》提出,做大『油頭』,重點實施大慶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改擴建、大慶聯誼550萬噸/年重油催化熱裂解等關鍵節點項目,計劃總投資近460億元;做精『化尾』,重點建設大慶高新興化化工13萬噸/年聚碳酸酯、20萬噸/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1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近292億元。到『十三五』末期,煉油能力2120萬噸/年,乙烯年產量177萬噸;預計完成投資35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其中新增銷售收入400億元、稅收42億元。到2025年,原油年加工量2320萬噸,年產乙烯、丙烯、對二甲苯、基礎潤滑油、乙二醇663萬噸;預計完成投資7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其中新增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稅收100億元以上;成品油產出率由59.9%下降到46.6%,『小油頭、大化工』結構凸顯。今年,大慶計劃新建續建『油頭化尾』產業重點項目31個,總投資280.2億元,完成投資127.7億元。其中,『油頭』項目3個,『化尾』項目28個。特別是總投資41.8億元、計劃今年完成投資20億元的大慶石化千萬噸煉油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將於近期動工。

年加工量270萬噸的伊品玉米深加工項目施工現場。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奮力揚長補短、揚長避短、揚長克短,以產業項目建設為核心抓手,發展化工、汽車等5個千億級和食品、新能源等5個超五百億級『雁陣式』產業板塊,初步搭建起支橕轉型發展的『四梁八柱』。2017年,大慶沃爾沃工廠整車下線5.3萬輛、出口豪華轎車2.2萬輛,實現產值130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大慶汽車制造業增長86.5%,風電行業增長64.4%,生物制藥業增長121.2%;全市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34個,比同期增加23個。

  出臺《關於促進產業項目發展的意見》,推出8個方面、27條『真金白銀』政策措施,鼓勵發展化工、汽車及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九大重點產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支持企業轉型昇級,加大人纔保障力度,設立企業應急貸款周轉資金,對上市企業給予高額補助,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優化投資服務,助力沃爾沃等骨乾企業上產增型,扶持福瑞邦、伊品等成長企業擴能昇級。

現代化的文體場館。

  催生經濟發展內生動能,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牽動,切實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構建優質糧食、安全牧業、綠色果蔬、特色水產『四位一體』發展格局。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實22個投資億元以上『農頭工尾』『糧頭食尾』項目,計劃8個項目年內建成投產。伊品玉米深加工項目2017年9月開工,計劃分三期建設,年加工玉米270萬噸。其中一期、二期規劃總投資68億元,主要生產賴氨酸、蘇氨酸、尼龍56及玉米副產品等,目前淀粉、賴氨酸發酵、蘇氨酸發酵、總糖等車間主體已基本完工,設備安裝超過70%,將於11月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上繳稅金5億元以上,安置2000餘人就業。九陽大豆深加工項目總投資3.2億元。一期工程新上豆粉生產線2條,設計年生產能力3萬噸,主要生產豆粉、豆漿粉、豆奶粉和五谷雜糧粉;二期工程新上液態豆奶生產線1條,設計年生產能力100萬噸,主要生產液體豆漿。目前正在調試豆漿粉生產設備,即將正式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利稅6000萬元,安置就業100人。

大慶市第三次獲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瞄准前沿市場,做好『新字號』文章,引進建設宏福現代農業小鎮、農科城等三產融合項目,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經濟等產業,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宏福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分三期建設,一期計劃建設智能溫室45公頃,投資20億元,目前佔地12.5公頃的一號溫室完成番茄定植,這是全國單體最大的連棟智能溫室,也是全國最高規格、大面積設施種植番茄的溫室項目。

  2017年,大慶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80.5億元,增速由2015年的-2.3%、2016年的1.7%提高到2.8%。其中,地方經濟增長6%,財政收入增長22%,市本級首次突破200億元,公共預算收入創近三年最高。今年第一季度,大慶經濟實現『開門紅』,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0.7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0.3億元、同比增長15.2%、增收6.6億元。

  堅定不移重組要素 奮力開拓體制機制更活的新路子

  持續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圍繞破除體制性結構性資源性『三大矛盾』等問題,向打通體制機制壁壘要活力、向資源市場化配置要效益、向多層次深度融合要發展。

  積極探索具有大慶特色的改革實踐。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強調,要增強改革協同性、戰略性、針對性、精准性、實效性、創新性。大慶市市長石嘉興強調,要堅定改革信心、提昇改革勇氣,真刀真槍、敢於亮劍、敢於碰硬。重點理順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管理體制。制定出臺《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總體方案》,籌劃成立慶糧集團,參股成立中熱新能源開發公司,積極完成中藍石化『三供一業』、大慶石化公司供水移交。出臺《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實施『戶籍通辦』。啟動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改革試點,探索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新模式。今年年初敲定15個領域60項改革任務,把改革攻堅作為核心任務、關鍵動力,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各項改革落地生效。

  不斷拓展對外開放合作空間領域,綜保區申建提速,沃爾沃S90豪華轎車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實現83.5億美元,增長48.5%。今年第一季度,全市進出口貿易總值203.3億元,增長63.6%。對內鞏固融合發展勢頭,與廣東省惠州市達成7個方面協議;深化地企合作,成立中石油集團電能公司;拓展市校合作,與52家高校院所建立協作機制。

  全面落實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聚焦創建『兩基地』、『三試點』、『四個區』,完成《大慶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建設方案》,2017年全市39個項目爭取到中央預算內財政資金5.04億元。通過招商引資做大增量,2017年引進項目334個,到位資金320.6億元、增長15.6%。通過改造資產盤活存量,實施規上工業增量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85戶企業晉昇規上、淨增規上工業企業56戶。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戶數達到416戶,比去年同期淨增60戶;新增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22.4%,拉動地方規上工業增長2.9個百分點。

  著力疏通金融對接實體經濟通道。先後完成兩期共計80億元產業項目基金,發揮石化、旅游等產業基金撬動作用,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制定出臺境內外主板和新三板上市企業獎勵辦法,2017年社會融資總規模達到1600億元、銀行各項貸款餘額達到1090億元,貸款增量和增速躍昇全省第2位。

  堅定不移重聚動能 奮力開拓內生動力更足的新路子

  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群壯大供給主體規模、挖掘釋放消費增長潛力,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經濟運行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外延式向內涵式增長轉變。

  全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制定出臺《關於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累計投入專項扶持資金13.2億元,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稅費2.3億元。加快建設智能制造孵化器,2017年全市孵化器發展到32家、在孵企業1774家,新注冊科技型企業130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2家,科技成果轉化落地118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居全省第2位,躋身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行列。近兩年全市市場主體年均增長29%以上,僅2017年就新增近4萬戶。

  促進民生事業普惠均衡發展。堅持經濟遇冷不冷民心、財政再難不難百姓,托實托牢民生底線,構建廣覆蓋、高標准、多受益的社會保障體系,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認同感顯著增強。近兩年每年市級財政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超過7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6%增長。實施更加積極就業政策,2017年城鎮新就業4.63萬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達標率100%,成為中國首個普思考試示范城市,外語能力測評體系率先與國際接軌;32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組建醫聯體28個,成為全省唯一健康城市試點;2017年各類養老機構發展到112家、床位突破1萬張;居民大病保險提標擴面、覆蓋人口150餘萬人。

大慶三聚能源淨化有限公司新戊二醇項目廠區。

  全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和社會幫扶扶貧,下派90個駐村工作隊、選派130名『第一書記』實行定點駐村扶貧,落實『一村一品』、『一戶一項』增收項目78個,向上爭取扶貧再貸款17.1億元,徹底解決68個村、248個自然屯安全飲水問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完成脫貧摘帽申請工作,全市31個貧困村、6996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堅定不移重塑環境 奮力開拓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

  堅持把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作為長期性戰略任務,一手抓城市硬件環境,增強承載能力,一手抓發展軟環境,提昇服務功能,全力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

  打造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率先在省內實行黃標車『黃改綠』,266個河湖實現河長制全覆蓋,認真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10項全省共性問題整改紮實推進;2017年更新老舊供熱管網41公裡,維修改造城市道路30餘條,100個示范村整體面貌有效改善。第三次獲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發布的《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7)》,大慶『生態城市健康指數』位列全國284個城市第53位,居龍江之首,同時位列『健康宜居型城市前100強』榜單第54位。

  打造利企惠企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壓縮到123項、為全省最少,中介服務事項減少到88項,完成國家『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試點,審批提速64.2%,超20%的事項全程網上辦理,國務院兩次督察充分肯定。2017年,降低企業用電用氣費用1.85億元、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微企業減稅7000多萬元,政務服務辦事便捷度被省政府評為A級;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和破壞發展環境案件237件。精心組織、強力推進轉作風優環境攻堅戰,打出精准有力『組合拳』。作為全省試點市實行『雙隨機』聯合檢查工作機制,除特定特殊情形,原則上聯合開展執法檢查,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民。國家和省已經部署抽查的,市級原則上不再安排抽查;市本級行政執法部門已經部署抽查的,縣級原則上不再安排抽查;對已抽查過的市場主體,原則上不再列入年度抽查名單。對守法經營信用良好的市場主體,適當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市場監管系統在全省首家啟動營業執照『全城通辦』,進一步推進『多證合一』改革,企業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分別實現了『23證合一』、『13證合一』,以『減證』推動『簡政』,創業創新環境更加便利寬松,營商環境更加公開透明。國稅系統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踐行『網上批、快遞送、不見面』,編制『最多跑一次』清單,同時梳理出『一次不用跑』辦稅事項,並推出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不動產登記中心集成房產、國土、地稅部門,前臺綜合受理、後臺部門審批、同一窗口出件。公安系統在全省率先全面開通服務窗口非現金電子支付業務,窗口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大大提昇。

  打造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高水平承辦2017年央視中秋晚會,《魅力中國城》競演進入全國18強,市場化運作斯諾克國錦賽、WCBA全國女籃聯賽等15項國際國家級大型體育賽事,大慶以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再獲全國文明城市殊榮。市圖書館、博物館晉昇國家一級館,獲評全省首個全民閱讀示范城市。

  打造規范有序的法治環境。大慶首部基礎性、程序性法規《大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獲省人大常委會批准、正式頒布施行,在全省率先推行『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和『律師調查令』制度,政法機關跨系統業務協同平安建設、涉案款物中心建設走在全省前列,進京、到省、來市到非接待場所上訪量實現『三下降』,『八類』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到92.5%,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公安系統獲公安部『四項榮譽』表彰。

  今年年初,大慶聚焦『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核心任務,實施《2018年行動計劃》,對303項任務『掛圖督辦』。僅『油頭化尾』項下,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優化前期4個子項目、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等13個項目實現開復工。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