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傑,東北林業大學森林植物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付玉傑,20多年從事森林植物資源生態利用基礎與應用研究,是我國林下經濟資源產業發展的科技帶頭人之一。她創建的一整套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森林植物資源生態利用理論與技術體系,為我國林業產業轉型昇級提供了技術支橕與示范。近10年來,付玉傑共主持課題35項,出版科學出版社專著4部,發表SCI文章273篇,其中以第一與通訊作者發表175篇。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等科技獎勵。
付玉傑曾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纔工程』國家級人選,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及『龍江學者』特聘教授,並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劉志海,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教授。
作為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優秀青年科技專家,劉志海依托『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長期舉辦『假日科學廣場』科普活動,將科技成果和科學思想融入到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行動中。『假日科學廣場』科普活動自開展以來,舉辦科普講座300多次,接待大、中、小學生等社會各界人士34000餘人,被黑龍江省科協認定為『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認定為『全國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2012年『假日科學廣場』獲得國家『首屆科技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三等獎,2014年『假日科學廣場』活動獲全國科普日優秀特色活動稱號,2016年劉志海獲得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委聯合頒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劉志海擔任『國培計劃』的主講教師,依托教學團隊雄厚的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背景,長期承擔『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的培訓專家工作,形成了『物理眼光看世界』、『物理學的魅力』、『生活中的物理學』、『餐座上的物理學』等全新系列的教學內容,自行研制開發多種物理課程教學的演示實驗項目,滿足了新形勢下科普教育對創新型實驗項目的需求。
姜貴璞,大慶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廠副總地質師,高級工程師。
姜貴璞矢志於掌握油田開發前沿技術,通過近十年持續攻關,總結形成了控制程度最佳化、體系配方最優化、調整技術配套化、技術標准規范化、現場管理精細化的『五化』開發技術系列,並首次在杏六區東部一類油層工業化應用此技術,取得了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的好效果,在全廠推廣後增加可采儲量865.51萬噸,實現了三元復合驅技術的重大突破。他自覺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扭住制約油田開發的『牛鼻子』,提出了『產量與效益並重、管理與技術並重、近期與遠期並重』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技術體系、標准體系、管理體系』為主要內容的特高含水期水驅精細開發模式,使全廠低成本的水驅開發持續保持產量的主導地位,實現老油田的持續穩產,開發成本得到剛性控制。其中,厚油層頂部水平井、斷層邊部大斜度井等高效井設計技術,具有石油行業指導意義,該技術在大慶推廣應用114口井,創經濟效益3億多元。
姜貴璞多年來一心撲在油田科研生產第一線,解決油田開發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老油田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聘為大慶油田公司學術技術帶頭人。共獲得公司級以上科研成果10餘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油田開發各領域。
白偉東,大興安嶺神州北極木業有限公司設計部部長,高級工程師。
白偉東,設計制造了異形承載木梁拼板機,是木結構設計、機械研發與制造行業領軍人纔。他研發出了異形承載集成木梁、集成空心木柱、復合牆體等大型木構件和連接件產品,以及異形承載木梁拼板機、空心木柱液壓拼圓機等生產設備,填補了空心木柱液壓拼圓機國內外空白,共獲得國家專利8項。他承擔了國家『十二五』科技計劃課題—落葉松結構結點設計及建造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在《機械工程師》發表論文《落葉松膠合木梁彎曲試驗裝置設計》,是國家標准《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17的主要起草人。他承擔的《異形承載木梁拼板制造技術與應用》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白偉東,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7年9月被選為黑龍江省勞模協會常務理事,2018年當選為大興安嶺地區工會兼職副主席。
劉發,黑河振邊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曾任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研究室主任。
劉發退休前在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從事大豆良種的培育工作,是全省的早熟大豆育種專家之一。他主持育成了28個早熟高產大豆新品種,在東北四省區和新疆等地大面積推廣應用。2004年4月,劉發從工作崗位退休。正如他所說的:『我要把餘熱繼續奉獻給培育我成長的國家和人民,特別是要奉獻給黑河這塊邊疆熱土。』他用自己多年積攢的30萬元退休金創辦了黑河振邊農業科學研究所,先後主持育成了北疆2號、『北疆05-38』、黑河19、黑河27號大豆新品種,已推廣2081餘萬畝,增產大豆43882萬公斤,增收11.56億元,獲得省和農業部好評以及省長特別獎殊榮。
劉發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以下科技進步獎14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省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省勞動模范』和『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