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社會保障為民生所依。兩年來,我省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社會保障工作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持續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力度,改革創新,使我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日趨健全,參保范圍不斷擴大,待遇穩步提高,社保服務也更加便捷。

曾經住在棚戶區裡的老人如今住進了現代化小區。
截至2017年底,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94.1萬人、839.6萬人、2892.6萬人、519.1萬人、315.1萬人、355.1萬人,基本實現了法定人群全覆蓋;『9+1+N』救助政策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完成、全國異地就醫結算等我省社會保障各項改革也初見成效。
多措並舉,編密織牢的社保惠民網,讓龍江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黑龍江日報6月1日訊 5月芳菲時節,龍江大地沐浴著春風,處處生機勃勃,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

老人們讀書充電,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社會保障,民生所依。兩年來,全省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龍江全面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切實有效的措施,編密織牢社保惠民網,緊緊兜住民生底線,切實保障人民福利,實實在在提昇龍江群眾的幸福指數。
A覆蓋廣 體系建設日趨完善讓更多夢想得到溫情呵護
每個月790元低保金對於鶴崗吳興國一家無疑雪中送炭。因為女兒生病,妻子全職照顧孩子無法工作,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吳興國的身上,可他的工資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全家日子過得十分『緊巴』,這樣的窘境直到他家納入低保范圍纔得到解決。『姑娘每個月吃藥就得900元左右,自從納入低保後,每個月領的錢可幫了大忙了。』談及此事,吳興國幾度哽咽。
去年我省出臺政策,將原來的『9+1』救助模式,昇級為『9+ 1+N』,救助范圍擴大到去產能貧困群體等所有困難群體。
救助政策全覆蓋是我省實現『應保盡保』縮影。據悉,截至2017年底,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94.1萬人、839.6萬人、2892.6萬人、519.1萬人、315.1萬人、355.1萬人,基本實現了法定人群全覆蓋。

養老院裡環境好、服務好,入住的老人樂開懷。
從城市到農村,社保政策的縷縷暖陽在黑土地上傾灑。
『這下我可吃了定心丸,再也不擔心看病花銷問題了。』得知被納入特困供養人員范圍,每月能領1000元左右救助金外,看病住院報銷比例可達100%,65歲的李寶雲激動極了。
李寶雲居住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她未婚、無業,屬於三無人員,從2013年10月起,她就開始享受低保,但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慢性疾病,需常年吃藥,還不時得入院治療,每個月的低保金就顯得微薄起來。我省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後,她被納入供養范圍,再也不用為『活命錢』而懮心忡忡了,她老有所養、安度晚年的夢想得到了溫情呵護。

醫養結合,醫護人員為老人檢查身體。
據悉,我省出臺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和《特困供養人員財產認定辦法》,將符合條件的人員全部納入供養范圍,進一步提高特困供養標准,有效保障了特困供養對象的基本生活。
改革直面民生訴求。提高覆蓋率之外,我省社會保障各項領域的改革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居家養老,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成了整合。2016年,我省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整合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及3個配套文件,在國家要求的『六統一』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又提出了統一經辦規程和信息系統,目前制度已良好運行。
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我省在重點救助低保、特困人員的基礎上,又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群體、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以及因病致貧家庭中患有重特大疾病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制定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相銜接的指導性意見,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以及慈善救助的有效銜接,切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B 實惠多 保障待遇持續提高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這兩年養老金不斷上漲,生活過得越來越有滋味了。』說起這幾年養老金的變化,我省退休職工王新明喜笑顏開。
據了解,我省已經連續13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全省有近480萬退休人員及其家庭直接受益。2017年9月,我省決定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由70元/人月提高到80元/人月,年底宣布再次提標,從80元/人月提高到90元/人月。

退休金年年漲,老人們樂開懷。
『有了退休金,還年年漲,我現在生活特別安逸,平常不愁開銷,主要生活內容就是保健養生,沒事時就跟老伴兒去公園散散步。』作為受益人之一,王新明給記者仔細算了一筆賬,自從2010年在哈爾濱重型機械廠退休後,8年的時間裡,他的養老金已經翻了一番。據悉,我省連續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水平,養老金的持續上漲讓我省退休人員解除養老後顧之懮,為他們幸福晚年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兩年來,增長的不只是養老金,龍江人民幸福生活有更多新內容:
城鄉低保實現11年連續增長,目前城市低保標准達到了每人每月540元,農村低保標准達到了年3780元,較2016年均增長了2%。

養老院裡,老人們吃著可口的午餐。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准提高,達450元,較2015年增長18.4%;1—4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平均增長542元,較2015年增長20.9%。失業保險金平均標准達到每月903元,較2015年增長15.8%。
孤兒基本生活費最低保障標准提高。我省從2016年開始提高全省孤兒生活費最低保障標准,社會散居孤兒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700元,福利機構供養兒童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100元。
為減輕企業負擔,我省連續降低失業保險費率。2016年5月,失業保險總費率由2%階段性降低到1.5%,單位和個人費率分別為1%和0.5%;2017年1月,總費率由1.5%階段性降低到1%,單位和個人費率各為0.5%。自2015年降費以來,全省共減輕企業負擔37.1億元。

老人們快樂生活,更加長壽。
發放失業險技能提昇補貼,最高可補貼2500元。去年,我省出臺的《黑龍江省失業保險技能提昇補貼申領發放辦法》,結合我省經濟發展實際,以發揮政策更大效能為目標,做出適當突破。不僅擴大了受益群體范圍,而且適當提高了補貼標准。我省在緊缺急需技能人纔的補貼標准上,初、中、高級分別比相應的通用技能人纔的補貼標准高200元、300元、500元,以適應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對技能人纔的需求。經測算,每年約有9萬名職工受益……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省社保待遇的逐年提高,讓更多群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一串串亮眼的數據也成為『惠民社保』的生動注解,為我省民生成績單不斷增添耀眼底色。
C 服務優 打通便民為民『最後一公裡』讓更多百姓省事又省心
李女士是哈爾濱人,5年前她退休後到北京與女兒生活,因為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經常要住院,可每次住院後報銷醫藥費問題是她和家人的『難心事』。『我是哈爾濱參保職工,在北京就醫必須由個人全額墊付醫療費用,再回到哈爾濱報銷。墊付費用加上兩地往返,折騰的我們全家苦不堪言。』自從我省2017年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後,李女士成為第一批受益者,她長久以來的心病終於解決了。『當地看病直接就能報銷,不用再回老家折騰了,真是省事又省心。』
和李女士有同樣感受的還有鄭建國。他因患腎病需去外省進行腎移植手術,異地需要個人先墊付醫療費,高額的墊付費用,讓他幾次放棄治療的機會。去年我省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開通,他辦理手續後,前往外省醫院治療,出院時,醫保基金直接結算了25萬元治療費用。據統計,2017年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共發生28362人次,醫療費總額5.6億元,其中醫保基金支出2.8億元。
隨著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快速推進,我省各統籌區全部開展了跨省和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業務。一年來,相關業務有序開展,參保地為異地人員積極備案,就醫地為異地人員做好相關服務工作,異地就醫人員深得實惠,得到極大便利。
民有所盼,政有所為。兩年來,涉及社會保障的各項服務都更加便捷了。我省積極推進醫保綜合櫃員制,實現一窗一次辦理,將直接面對服務對象的39項業務全部納入綜合櫃員業務受理范圍,簡化審核層級,將業務劃分為三個類型,直接辦結的業務14項,佔比36%;現場一次審核即時辦結的業務18項,佔比46%;後臺審核並在規定時限內辦結的業務僅7項,佔比18%。砍掉13項證明、7項手續,簡化4個業務環節,辦事人員不用再輾轉多個窗口,82%的業務現場一窗一次辦結,個人現金報銷由一個月縮短到一周,受到辦事群眾點贊。
為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我省低保部門采取『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提昇救助綜合效能,依托農村鄉鎮公共服務中心和城市社會救助服務大廳,全省共建立了1709個社會救助申請受理平臺(窗口),專人負責窗口服務工作,優化申請受理服務流程,建立部門間分辦、轉介工作流程,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推行不同部門管理服務事項連臺辦理,實現了變分散辦為集中辦、群眾辦為乾部辦、被動辦為主動辦,讓群眾辦事『少跑一趟路、少進一扇門、少找一個人』,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率,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保障工作的新目標新要求,新時代龍江社會保障新篇章正在書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