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萬峰磅礡,必有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最終要靠創新引領。要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兩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的諄諄教導,如一縷清風吹遍了廣袤的龍江大地,匯聚起拼搏進取的強大動力。

科研人員的趣味講解,讓孩子們輕松掌握建築結構抗震基本知識。
兩年來,龍江科技創新紮實前行,通過出臺實施一系列『黃金』政策措施提昇創新供給能力,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在推動地方經濟轉型昇級、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出臺科技創新『黃金』新政 引領資源型城市動能轉換
黑龍江日報6月1日訊 『真是久旱逢甘露!』日前,看到新近出臺的《七臺河市支持科技創新的若乾政策》,七臺河市雙益節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連春眼中放光。

省科技活動周上,科普童話劇《新冰雪奇緣》表演現場。
『研發資金不足,科技人纔引進難,都制約了我們科技企業發展。此次七臺河市從優化發展環境、完善服務等方面支持科技創新,針對性強、含金量足。我們准備利用政策紅利把研發中心逐步壯大,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對接,引進技術人纔充實到企業的研發中心,開發節能環保新項目、新產品,擴大企業市場空間,爭取三年之內產值達到五千萬元。』宋連春對企業的創新發展充滿了希望。
『科技創新,是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去年我們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已經享受到政府50萬元的資金扶持。今年我們建立研發中心,根據科技創新「黃金十條」仍然會得到政府的支持,這些支持為企業培育新動能注入了強大動力。』黑龍江恆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戚廣英說。

小朋友在我省企業自主研發的波音737模擬機上體驗飛行的快樂。
當前,正值七臺河市新舊動能轉換、轉型昇級的重要時期。被譽為『科技創新「黃金十條」』的《七臺河市支持科技創新的若乾政策》,將扶持該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規模數量、發展質量、布局結構等方面實現快速提昇,形成區域和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的發展格局,促進煤城經濟轉型發展。
七臺河市科技創新『黃金十條』,是根據《關於印發振興東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意見》等國家和省級層面支持科技創新相關政策,制定的適用於該市企業提昇科技創新能力的具體政策。

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遠程學習綠色種植。
兩年來,我省相繼出臺《關於貫徹〈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意見》《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等重大科技政策文件,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省內各地也紛紛出臺支持科技創新、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了地方經濟轉型發展。
承擔重大研發項目 提昇創新供給能力 服務社會
黑龍江日報6月1日訊 日前,由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重點專項『區域與城市地震風險評估與監測技術研究』和『重大工程地震緊急處置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哈爾濱召開,兩個項目的實施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論證。

在省科技大廈舉行的2018年省科技活動周優秀科普作品展演現場。
這兩個項目一個將構建區域與城市地震災害風險監測與評估體系和系統,實現科學准確評估區域與城市地震風險,顯著提昇我國抗御地震災害的能力;另一個將解決震時及震後緊急處置風險概率模型、處置策略及震後恢復運行等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提昇我國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運行水平。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橕計劃、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致力於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橕和引領。
專家們認為,這兩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有效提昇我國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運行水平和城市地震風險評估與監測能力,助力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韌性城鄉』科學計劃,研究成果還可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在省科技大廈舉行的省科技成果展吸引眾多市民參觀。
兩年來,省科技廳組織實施了『高導電石墨烯粉體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研究』『鋁合金輕量化制造』等30個省級研發重大項目,有26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有547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得省級科技獎勵,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82.7億元。去年我省有861位優秀科技人纔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經費支持4.17億元。一批批科研項目產生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並實現應用,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 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條河裡被放進多少污水?哪個河道放的?是工業污水,還是生活污水?通過遙感監測都可以一目了然。』在日前省科技廳主辦的『遙感與生物大數據報告會』間歇,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李宏昇給記者講了這個遙感大數據應用於生態環境監測的例子。

我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機勃勃。
李宏昇打開手機裡的『雞西市遙感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裡面包括農業、安監、城市規劃、環保、林業、河湖長等六個方面的遙感監測數據。李宏昇告訴記者,遙感對於地表上的所有變化都能進行監測。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與雞西、七臺河、雙鴨山、綏化等地政府部門聯手,打造當地的遙感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
據省計算中心主任劉春燕介紹,自《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框架協議(2017-2020年)》簽署以來,作為省科技廳下屬科研機構,省計算中心積極與廣東省開展對口工作。2017年以來,省計算中心與深圳中科遙感科技集團聯合搭建『實時黑龍江』遙感大數據平臺,實現對空間數據、公共數據、行業數據、天基資源數據進行收集與整合,多種衛星數據資源虛擬組網,滿足我省各部門、各行業對遙感數據高頻次、多樣化需求,平臺可為國土、減災、森林等18個行業提供綜合性遙感監測服務。依托遙感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共同推進遙感大數據及遙感技術在黑龍江的落地實施,為政府提供分析報告,為切實提高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橕。
兩年來,我省加強與國內重點科研機構和先進地區科技合作,與廣東省建立科技創新對口合作機制,組織省內科研機構、孵化器開展合作互訪、交流對接。加強以對俄科技合作為主的國際科技合作,科技創新開放合作促進了我省重點產業技術提昇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