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30日訊 六月的橫道河鎮,群山疊翠,萬木蔥蘢。隨著氣溫的昇高,小鎮的旅游也變得火熱起來。鎮黨委書記周浩跑牡丹江、進北京,先與牡丹江狼圖騰國際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後與北京大潮研學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牽手。今夏,源源不斷的客流,親密擁抱這個藏在山中的文化旅游名鎮。一頭乾練短發、身著職業裝的女書記周浩笑了,比她笑得更燦爛的是海林市橫道河鎮的老百姓。
一份擔當,描繪小鎮未來
近20年來,該鎮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走『生態旅游之路』,且不斷豐富著歷史文化的內涵。他們搶抓機遇,大力推進文化旅游名鎮建設。
2011年,35歲的周浩任橫道河鎮鎮長;2016年,任黨委書記。擔任黨政主要領導以來,她確定以『挖掘中東鐵路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名鎮』為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快歷史文化名鎮建設,累計投資1.5億元,重點實施歷史街區改造、綠化亮化、棚戶區改造等工程。近幾年在她的帶領下,保護修繕了中東鐵路機車庫、俄式木屋群等多處國家級保護建築,新建了中東鐵路機車運輸博物館、橫道河子油畫村、王洛賓紀念館、七裡地黨史館等景觀景點,目前該鎮已有三家景區晉級為國家4A級景區。
去年春天,周浩利用周末假期,帶領機關乾部、學校教師,自己設計、裝修,將一個個俄式老建築變成了精致的『創業樣板間』,在斑駁陸離的石牆上,他們手繪出一幅幅俄羅斯套娃等精美的圖畫……在老建築的開發利用上,他們先後引進投資260萬元建設了龍臺文化交流基地,成為我省和臺灣文化旅游交流的一個平臺;投入63.7萬元,啟動建設1897文化創意產業街區,打造了老街俄貨店、啤酒屋,機車庫觀光步道、音樂廣場等一批優秀旅游產業項目。
一種信念,不忘初心顯本色
『我是黨員小朱,有事請找我』,在牡丹江第一個黨支部舊址七裡地村,記者看到牆上的黨員電話號碼公示牌十分醒目。據了解,在全鎮的主要景點,都設立了黨建驛站,這樣的公示牌隨處可見。
周浩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對黨忠誠體現到工作中的一點一滴。擔任鄉鎮主要領導後,牢牢抓住黨建為民這個根本,組織黨員乾部在俄羅斯風情小鎮4A級景區內開展了『結對子建圈子』活動,每名班子成員帶領一名黨員、一名社區乾部包保一條街路,開展無死角無縫隙走訪對接群眾活動,服務百姓冷暖。同時,還開展了『黨員為您指路』活動,以景區主要景點為依托,設立黨建驛站、黨員服務示范崗,並將電話公開公示,提供觀光導覽、應急救助等先鋒服務。
橫道河鎮居民蘇航說:『周書記對人熱情耐心,只要是老百姓提出的,能做的都盡量做,能解決的都盡量解決。通過鎮裡開展的這些活動,我們真正感到,黨員就在我們身邊。』
一場搶險,凝聚乾群深情
2017年8月,橫道河上游出現了幾十年一遇的短時強降雨,洪水逼近治山屯,情況十分危急。周浩帶領鄉鎮乾部和搶險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車輛受阻,她帶頭跳下車,趟水向前衝。身後就是村民的房屋和成片的黑木耳菌袋,漫過堤壩的洪水從腳踝一直漲到了大腿,可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奮力用沙石袋等防汛物資堵住了一個又一個過水的堤口。搶險一直持續近6個小時,凌晨時分河水雖然回落到安全水位,可周浩依然在堤壩上巡查。事後,治山的老百姓紛紛『點贊』:周書記帶領這支隊伍真行!不論男的女的,都是『戰士』啊!
每年4至9月份,防火連著防汛,周浩節假日上山、進屯、逐一巡查,從未休息過,半個多月不著家是常事兒。周浩到橫道河鎮工作8個年頭,有7個『除夕』堅守在鎮裡工作崗位上,僅一年因病手術未在鎮裡值守。
她善於抓乾部隊伍建設,提出了『心在哪裡安放,人就會在哪裡綻放』的工作理念,引導鄉鎮乾部紮根基層乾事創業。幾年來,通過薦讀書、交任務、壓擔子,橫道河鎮乾部全局觀念、政策理論、工作能力、精神面貌普遍提高,先後有2名班子副職提拔任其他鄉鎮鎮長,3名班子副職選拔到省、牡丹江市相關部門工作。
一個執著,為百姓橕起一片天
迎著夏日微風,走進群山環抱的橫道河鎮七裡地村,每家每戶都是白牆、紅瓦、別致的木柵欄。村黨支部書記鄭太勝對記者說,我們村能有今天的變化,多虧了周書記。
2015年春天,為推進七裡地村民宿旅游產業發展,一連20多天,周浩與村乾部挨家挨戶走訪,解決難題。鄭太勝講,從房屋改造到修路、建大門、完善廣場、成立旅游服務公司,處處都有周書記忙碌的身影,就連村裡對外宣傳的旅游手冊都是她幫著設計的。2016年七裡地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去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旅游讓這個土地較少的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結合橫道河鎮地域實際,周浩還積極推進漿果生態采摘園、標准化食用菌園區、北藥種植園區以及狐貉養殖基地建設,形成了『八園兩區一基地』的特色農業產業格局。
近年來,在周浩帶領下,橫道河鎮連續六年在全市鄉鎮綜合目標考核中位居優秀行列,被省政府評為文明鄉鎮標兵、全省特色小城鎮、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周浩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推選為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在鄉鎮轉型發展的大潮中,在歷史文化名鎮建設的征途上,周浩埋頭苦乾,開拓進取,帶領橫道河鎮廣大乾部群眾,在威虎山下、橫道河畔,奏響了一曲揚帆遠航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