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十縣十鄉十村十企】綠色發展橕起幸福虎林
2018-11-06 16:5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黑龍江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鄉建設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東北網陸續推出『十縣十鄉十村十企』典型報道。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策劃組織,在前期征集典型等工作基礎上,分別在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鶴崗市、牡丹江市、雞西市、七臺河市選取10個縣、10個鄉、10個村、10個企業,進行『十縣十鄉十村十企』典型報道。

  東北網11月6日訊(記者 霍梟涵)在虎林市虎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幾十架植保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遙控指揮下,同時飛行於水田地上方進行『軍演』……現代技術、裝備在農業上的應用,已成為虎林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虎林堅持綠色發展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個精彩縮影。

虎林市虎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自改革開放以來,虎林率先在全國提出了綠色食品發展戰略,在全省開展循環經濟試點,成立全省首家生態環境檢察室,二十多年精心呵護綠水青山,擁有三江平原最完整的原始生態系統。2017年虎林市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一手抓保護,一手抓發展。多年的綠色發展實踐讓虎林的『綠水青山』正在成為『金山銀山』,壯大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生態工業、做強生態旅游業、做活生態經貿業、優美生態城鄉環境,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

  生態農業響譽國內外

  作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虎林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作為提昇農業發展實力、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不懈地育龍頭、建基地、打品牌、闖市場,順應時勢發展,推進綠色食品產業戰略昇級,逐步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成為全市重要的支柱產業。

  全市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8個、『三減』示范區30萬畝,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44家、專業合作社552個、家庭農場130家、種植大戶1583家,認證『三品一標』43個、綠色食品基地195萬畝,帶動糧食總產連續5年保持百萬噸以上,多次被評為全國產糧大縣、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珍寶島』大米、『虎琳』蜂產品,11個系列、120多種綠色農產品,享譽國內外。虎林大米在上海、北京、寧波等一線城市的餐桌上四季飄香,佔據了上海市1/4的市場,並遠銷日、韓、俄等國家。

  生態工業集聚企業『大咖』

  綠水青山成了虎林的『梧桐樹』,引來了一只只『金鳳凰』,先後吸引了中糧、上海光明、北京匯源、湖北福娃、杭州娃哈哈、福建綠寶等十多家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匯聚於此,推動綠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藥全產業鏈的集聚發展態勢。珍寶島藥業、潤豐源米業成功上市,雙平米業、森之源農副產品等4家企業在『雙創』板集中掛牌,虎林被確定為全國首個中國青年創新創業板縣級試點單位。省級經開區被評為全省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園區,2017年實現產值28億元。

千畝荷塘月牙湖。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目前,全市規上企業達27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及國家大型工業企業9戶,培育馳著名商標19個、省級名牌產品17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個,榮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神頂峰』雪蜜捧得國際養蜂大會金獎。『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生態旅游吸引八方來客

  生態是虎林旅游的王牌,境內薈萃了塞北大森林、大濕地、大冰雪、大界江、大農業等壯美的生態景觀以及厚重的紅色歷史人文積淀。馳名中外的珍寶島、二戰終結地虎頭要塞、烏蘇裡江、神頂峰、千畝荷塘月牙湖等一大批高等級旅游資源,讓眾多海內外游客贊嘆不已、流連忘返,虎林也因此先後榮獲了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城市、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中國野生荷花之鄉、亞洲金旅獎『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全國十佳生態旅游示范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等多項殊榮。如今,生態旅游已經成為虎林綠色經濟的新支點,2017年接待游客290餘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1.89億元。

  生態經貿實現合作共贏

  虎林處於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中部,隔烏蘇裡江與俄羅斯達利涅列琴斯克市相距僅400米,改革開放以來,堅持『口岸興市』戰略,建設有國家一類陸路客貨運輸口岸,先後投入2.67億元建成了旅檢貨檢綜合樓、口岸公路、邊民互市貿易區等設施,形成集貨檢、物流、貿易、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

清河泉熱電燃料倉儲基地。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虎林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吸引60家大型貿易企業入駐,近年來,虎林口岸出口大米4500噸,佔全省大米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進口冰鮮水產品近400噸,佔全省冰鮮水產品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一;進口牧草1000噸,為全省畜牧養殖企業采購優質牧草提供了重要渠道。

  在積極開展生態經貿的同時,虎林口岸先後獲批全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全國冰鮮產品進口指定口岸、中國首家進口俄羅斯牧草試驗口岸等專業資質。上半年,虎林口岸進出口貨物2.9萬噸,同比增長28%,進出境人員1.43萬人次,增長41%,實現進出口總值3200萬美元,增長37%,創造五年來過貨量新高,再次實現了發展新跨越。

  生態紅利增進民生福祉

  40年來,虎林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順應群眾從『盼溫飽』到『盼環保』、『求生存』到『求生態』新期待,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綠色氣質』不僅提昇了城市的『生態顏值』,更提昇了百姓的生活品質。虎林市全年環境空氣優良比例為92.6%,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6%,是省級園林城市。鄉村在發動『廁所革命』之後,又大力推廣太陽能衛浴一體化建設,被評為全省衛生標兵城。省級生態鄉鎮、村實現全覆蓋,國家級生態鄉鎮達到10個,多次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稱號。

  虎林市還率先在全省設立首個縣級市『生態日』,開展生態文明『十進』活動,讓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每個領域、每個環節,形成了全社會崇尚生態文明的新風尚。

  『虎林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綠色崛起的新時期』,虎林市委書記陳立新說,要聚焦『兩山』實踐,一以貫之地發展壯大生態經濟,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將改革進行到底,努力打造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雞虎、建虎高速和虎林至虎頭一級公路建成通車,投融資渠道被省交通廳譽為『虎林模式』,獲得省政府額外獎補;虎林民用機場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和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虎列國際鐵路項目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一條條改革之路正在虎林大地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十縣十鄉十企』典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