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十縣十鄉十村十企】海林鎮蔬菜村:興菜富民
2018-10-17 14:5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黑龍江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鄉建設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東北網將陸續推出『十縣十鄉十村十企』典型報道。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策劃組織,在前期征集典型等工作基礎上,分別在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鶴崗市、牡丹江市、雞西市、七臺河市選取10個縣、10個鄉、10個村、10個企業,進行『十縣十鄉十村十企』典型報道。

  東北網10月17日訊(記者霍梟涵)海林鎮蔬菜村位於海林市城郊,村裡的海浪河蔬菜產業帶核心示范園區是全省村級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

  海林鎮蔬菜村蔬菜產業園。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蔬菜村原名『幸福村』,為了讓村民們早日嘗到幸福的滋味,蔬菜村確立了『興菜富民』的產業發展思路,緊緊盯住蔬菜產業不放松,通過抓種植大戶、抓經濟能人、抓典型示范,采取技術人員幫扶、大戶帶小戶、合作社領辦等方式,將蔬菜產業培育成持續拉動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年產各類鮮菜1.4億多斤,蔬菜總收入達1.6億元。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近3萬元,其中蔬菜產業收入佔總收入60%。村裡成立的市級蔬菜產業協會,目前會員發展到1000多名,輻射到周邊5個鄉鎮的5600戶農戶,對蔬菜產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們現在只管把菜種好,運輸和銷售都不用操心,直接有大車來拉,然後銷往廣東、深圳等地。』說起現在的生活,菜農們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棚內蔬菜長勢喜人。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蔬菜村的菜田、棚室。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為了拓寬蔬菜村的發展空間,蔬菜村的這些村乾部們下到田間地頭,跟菜農們打成一片,從根源上找到菜農們的最迫切需求,破除了村裡從前各自為政、惡性競爭的舊局面,讓大家懂得了抱團取暖的道理,整個蔬菜村成了有名的『團結村』。進入信息時代後,村裡集體組織對菜農的網絡信息技能進行培訓,還幫助各蔬菜經銷大戶學會了用電腦,通過互聯網,搭上網絡信息快車,時時掌握國內外蔬菜市場各季節的供需情況。

  蔬菜村還建立了銷售龍頭企業,經工商部門批准村委會成立了海林市四季春蔬菜經銷有限責任公司,由經銷公司負責聯系銷售商,從菜農手中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成為全村銷售蔬菜的龍頭。近年來,經銷公司不僅與山東壽光、杭州三裡亭等全國知名的蔬菜市場建立供銷關系,還闢建了俄羅斯、韓國等國際市場。

  為把蔬菜產業做大做強,蔬菜村每年為菜農聘請以色列、荷蘭、瑞士等國內外農業專家到村講課,達到每家都有一名以上科技『明白人』,同時出臺對統一規劃、時限、標准集中建棚室示范小區的菜農,每棟棚室給予0.5-1.5萬元不等補貼和協助解決水、電路等設施的優惠政策。組建綠緣蔬菜合作社、建成蔬菜交易市場,統一銷售等措施。

  近年來,蔬菜村充分利用海林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海浪河流域蔬菜產業帶』的優惠政策,利用海浪河流域內砂土地,水源充沛、地溫高等適應蔬菜生產的地緣優勢,在海浪河邊建起300棟的標准化溫室、大棚示范小區,在東北農業大學專家指導下進行冬季蔬菜生產。目前蔬菜村被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為『國家級棚室蔬菜種植標准化示范區』、『黑龍江省標准化農產品出口基地』。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十縣十鄉十企』典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