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十縣十鄉十村十企】五大連池市龍鎮:《紅燈記》故事原型地正上演嶄新發展篇章
2018-12-20 18:21: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錢立文 張淼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0日訊(錢立文 張淼 記者 莊園) 在五大連池市龍鎮,記者看到,剛通車的開發村立交橋、乾淨整潔的街道、錯落有致的樓房、人來人往的商鋪映入眼簾,煥發出熱潮湧動的勃勃生機。龍鎮是現代京劇《紅燈記》故事原型地,行政區域總面積1136平方公裡,吉黑高速、202國道、前嫩公路、哈黑鐵路貫穿全鎮,優越的地理條件,使龍鎮成為黑河市南部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各類農副產品和重要物資集散地。

紅燈記廣場。 圖片由五大連池市委宣傳部提供

  鄉村面貌日新月異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40年間,龍鎮龍源街的路面從土路、砂石路變為水泥路,解決了鄉村居民『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的煩惱。今年,龍源街昇級改造工程開工,投資424萬元維修破損路面、整體路面鋪裝瀝青、新建兩側人行道並實施綠化亮化工程,目前已經通車。

  近年來,龍鎮實施龍源橋建設、鐵路人行天橋、公交線路開通、龍鎮至引龍河農場引線分離橋加寬等工程,投資6815萬元建設完成吉黑高速龍鎮互通項目,極大改善了人車通行條件,減少了交通安全隱患。截至2017年末,通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全鎮住房平均磚瓦化率65%,新型城鎮化率39.2%,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為了提昇城鎮品味,本著低碳、環保、清新、獨具龍鎮特有風格的原則,先後投資150萬元對五萬人小城鎮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對3.5平方公裡龍鎮整體城市風貌和中心城區1平方公裡進行了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使龍鎮在城鎮風格、建築色調等方面達成統一。

路面硬化後的龍源街。 圖片由五大連池市委宣傳部提供

  年初,龍鎮推行生活垃圾市場化服務,實現了全鎮各村和社區所有的垃圾點全方位清理,日產日清,共清運垃圾14000多立方米。垃圾堆沒有了,街道兩旁的排水溝雜草和蒿杆都清理乾淨了,居民們由衷的感嘆,生態環境和從前相比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招商引資環境優化產業經濟蓬勃發展

  規模產業、民營企業的結合給龍鎮的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龍鎮華濱畜牧養殖綜合項目形成集種植、倉儲、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面粉加工業穩步發展,年創利稅5000多萬元;除鐵路專線運輸外,大型貨站現有8家,商貿物流實現年吞吐量在1500萬噸以上,經營額達2億多元。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迎來發展的春天。目前,龍鎮各類企業已經發展到140家,其中個體企業129家,私營企業11家。規模以上的3家大型玉米倉儲烘乾企業,總投資5.8億元,總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可烘乾玉米共1.1萬噸,年可收購儲備玉米120萬噸,輻射帶動全市及孫吳、遜克、北安等周邊縣市種植玉米185萬畝,實現產值18.5億元。

  農業發展乘勢而為致富增收農民展笑顏

  據了解,目前,龍鎮9個村規模經營面積達到8萬畝,佔總耕地面積近50%,完成『三三輪作』2.5萬畝。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由2013年的3個發展到2017年的18個,綠色有機棚室蔬菜發展到20萬平方米。今年在開發村和增產村建立了1.5萬畝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種植功能性大豆,年初簽訂訂單,年末統一回收,價格高出市場價0.1元/公斤,增加了農民收入。

  如今,龍鎮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全鎮存欄生豬31764頭、奶牛117頭、肉牛464頭、山綿羊4708只、家禽35700只,已成為龍鎮經濟新的增長點。2017年,投資2億元建設生豬養殖項目,全部建成後年可出欄生豬15萬頭,將成為黑龍江省北部最大的生豬繁育、育肥、養殖基地。

  民生福祉逐步增進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昇

  每天去紅燈記廣場跳舞、散步成了今年62歲的李貞真長期來的習慣。

  2011年,投資1000萬元建設面積1.7萬平方米的紅燈記文化廣場,是一座集歷史教育、大型演出、觀光娛樂、市民健身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廣場。同年,龍鎮對古東河屯和北河屯進行整屯搬遷,93戶352口人搬進了新建的9800平方米的農民公寓,老房換新房,平房換樓房,鄉親們心裡樂開了花。2012年依據農民意願和戶籍制度改革,完成鎮內945戶、3131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戶籍並納入社區管理;2014年投資3400萬元建成了集中供熱站,實現集中供熱面積55000平方米;投資8300萬元建設了日處理7500噸污水處理廠,鋪設排水管網25千米;截至2017年末,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適齡兒童入學率、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65歲以上老年人及慢病特殊人群管理率100%。

  近年來,龍鎮被評為國家級小城鎮建設綜合改革示范鎮,首批省級小城鎮建設網絡工程示范鎮,黑河市首批綜合改革試點鎮,2008年被省批准為環境優美型鄉鎮,2010年被黑河市確定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示范鎮,被省政府確定為百鎮建設工程試點鎮,被國家列為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扶持發展旅游型重點鎮,並先後獲得省級『先進鄉鎮人民政府』、『先進文化鄉鎮』、 『文明鄉鎮標兵』,『全省鄉鎮20強』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十縣十鄉十企』典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