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克山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 三年耕層厚度增加6.5厘米
2019-04-07 08:04: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7日訊 克山縣采取多項有效措施,黑土地資源全面實現綠色循環利用,大力實施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技術戰略,讓土地真正實現『一兩土二兩油』的目標,實現了糧食產能與環境保護協調。

  2018年,克山縣秸稈還田面積共25萬畝,其中秸稈翻壓還田面積24.2萬畝,秸稈覆蓋還田面積0.8萬畝,有機推肥施用面積14萬畝,測土配方高效施肥面積11萬畝;2019年,全縣秸稈還田面積25.8萬畝,其中秸稈翻壓還田面積24.6萬畝,秸稈覆蓋還田面積1.2萬畝,有機推肥施用面積14.8萬畝,測土配方高效施肥面積9.4萬畝。

  據克山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孫開學介紹,為保護克山黑土這一獨特優質的農業資源,實現耕地永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克山縣通過施用腐熟有機肥,提高土壤耕層厚度、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環境污染,真正實現質量興農、綠色強農。

  從2015年起,克山縣把黑土保護列入全縣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制定《克山縣黑土地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2017年與中科院東北地理研究所劉興土院士合作,建立全省首家黑土保護院士工作站,形成以院士工作站為龍頭、縣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為支橕、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為承接的黑土保護工作服務體系;近兩年,又通過項目支橕、財政補助的方式,將農業補貼資金與黑土保護掛鉤,將農業綜合開發、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土地整理項目整合打包集中投向黑土保護區。到2018年,累計投入黑土保護資金達到2.95億元,有力支持了黑土保護利用工作深入開展。

  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經過三年時間的運作,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可落地的玉米原茬地播種免耕覆秸一體化技術模式和秸稈粉碎翻壓還田與米—豆—薯輪作技術模式。項目區耕地地力比執行前提高0.5個等級以上,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達到44.9克/千克,比項目執行前提高3.2%,達到了提高3%的目標,耕層厚度增加了6.5厘米。

  黑土地保護帶來一系列成果,劃定大豆保護區23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23.29萬畝,優質高效作物種植比例達到44%,馬鈴薯新技術示范田最高單產達5.74噸,超過黑龍江省馬鈴薯單產5噸的歷史記錄。一項項數據表明,克山縣通過黑土地保護推進工作,不斷提昇農業現代化水平。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