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工業穩步增長轉型昇級加快 齊齊哈爾獲國務院通報表彰
2019-05-28 07:4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28日訊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2018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乾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齊齊哈爾市因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受到督查激勵。2019年國家將在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昇級導向計劃安排,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其他示范項目、示范企業、示范平臺評定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

  作為國家裝備制造業基地,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堅持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聚焦發展、聚焦經濟、聚焦重大任務和重大項目,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堅決打破思想束縛,著力解決一批長期制約、禁錮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12個重點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牢牢抓住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任務。持續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出一批標志性、關鍵性改革舉措。經濟發展呈現總體向好態勢,產業發展的路徑更加明晰,產業支橕體系加快構建。

  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工業經濟實現穩步增長

  齊齊哈爾市結合落實制造強國產業方案和政策,制定了全市12個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全面謀篇布局,出臺《齊齊哈爾市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若乾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支持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圍繞制造強國戰略強化產業體系建設,建立協同創新體系,加大政產學研用對接力度;建立人纔培養體系,高度重視企業人纔的引進和培養;建立金融保障體系,積極開展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建立合作配套體系,鼓勵大型央企與本地企業深度合作;建立社會服務體系,實現了供需雙方線下直接對接。同時,圍繞五大工程領域推進重點領域突破發展,建龍北鋼高強度精品棒材項目通過省專家組強基工程驗收,中國一重項目中標國家工業強基工程,飛鶴乳業『嬰幼兒奶粉智能化工廠建設項目』成為我省唯一入選國家『智能制造』專項項目,一重集團成功制造出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反應堆壓力容器,中車齊車集團重組並在齊齊哈爾掛牌成立,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2018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8%。培育引進增量,引進了阜豐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萬噸玉米深加工等一批大項目,實施了成長型企業培育工程。截至2018年末,規上工業企業達到373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9戶。深化改革激活存量,推動內部改革,引導配套企業整合加工能力;推進產權改革,成功完成北鋼破產重組。降低運營成本,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下調市區國有土地年租金標准,出臺了《齊齊哈爾市中小企業貸款周轉金管理辦法》,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推進電力供給側改革。全市各有關部門積極為企業發展服務,提供政策服務,積極爭取國家、省扶持政策;強化金融服務,打造全方位的民營經濟服務平臺;推進放管服工作,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同時,強化要素保障。加強重點企業的電煤監測工作,及時了解和掌握全市重點物資、重點產品的鐵路運輸需求,努力保證重點物資和重點產品及時到位。

  深入謀劃技術改造加快產業結構轉型昇級

  3年來,齊齊哈爾市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投資佔全部工業固定資產完成投資的11%。謀劃工業技改項目,及時了解各縣(市)、區和中市直企業工業項目謀劃情況,建立調整市重點工業項目庫,並對其實行動態管理,積極推薦全市工業項目入選省『雙百工程』項目庫。構建支持引導體系,強化政策引導,構建了工業技改項目優先實施環境;強化資金引導,建立產業引導基金,為工業企業技改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強化技術引導,組織建立產業聯盟,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利用外部資金,積極幫助企業尋求戰略合作伙伴,促進工業企業改造昇級,共同發展。推進裝備配套產業項目,圍繞裝備制造整機龍頭企業,配套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引進配套企業,配套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積極延伸食品產業鏈條,充分發揮食品產業扶持政策的引導作用,鼓勵食品生產企業特別是食品加工企業向主導產品的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品種。

  全市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協調發展作為主線,堅持大項目拉動戰略,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昇級,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扶持食品工業發展,食品行業繼續實現較快增長,如今已超過裝備工業成為鶴城第一大產業,目前食品、裝備兩大主導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積極優化昇級產業布局,推進工業企業集約化發展,大力創建產業開發區,形成產業聚集發展態勢,現已形成各類開發區12個,其中,國家級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6個,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的工業示范基地5個。產品水平優化昇級,積極鼓勵企業研發新產品。近3年來,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038項,認定登記技術合同107項,技術成交額1.38億元,獲省科學技術獎46項;授權專利4307項,發明專利450項,引進落地轉化域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45項。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組織實施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引導企業由以生產為中心向生產服務轉型。推動裝備制造企業由單純提供設備向提供『設備+服務』轉變,探索遠程服務模式,實施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能,近年來共淘汰水泥落後產能222萬噸,淘汰造紙產能19700噸,拆除或封存火電機組12套,退出煤電產能18.6萬千瓦,淘汰工業企業燃煤鍋爐213臺。

  全面提昇質量品牌加快工業企業兩化融合

  經過努力,質量品牌得到全面提昇。中車齊車公司獲得全國質量獎企業稱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獲省政府質量獎企業稱號,飛鶴乳業、富裕老窖獲得中國品牌價格評價獎企業榮譽稱號。全市提高品牌競爭力,建立品牌工作推進機制,制定《齊齊哈爾市品牌培育計劃》,培育了『龍江和牛』等75個知名品牌。同時,明確企業品牌定位,引導工業企業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鼓勵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構建管理體系,明確品牌定位。創新品牌商業模式,鼓勵企業加強自身網絡平臺建設,通過線上平臺全方位推介、展示產品,與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實現產品網上批零交易,實現線上線下營銷互動。積極推動老字號品牌傳承,全市制定了老字號企業品牌發展戰略,促進老字號企業創新品牌核心價值、形成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品牌競爭力,推動老字號品牌傳承。創建消費品區域品牌,充分發揮齊齊哈爾市『中國綠色食品之都』和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企業集聚的產業優勢,打造綠色食品品牌消費品集聚區。

  為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昇級,齊齊哈爾市不斷加快工業企業兩化融合步伐,把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作為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的主要途徑。全市強化頂層設計,研究制定了《齊齊哈爾市互聯網+工業行動計劃》等規劃方案,提出『互聯網+工業』的發展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推進措施。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光纜總長度8.5萬公裡,互聯網接入用戶數81.7萬戶,4G基站9496個,基本實現市區、縣城、鄉鎮、行政村的全覆蓋。同時,開展『兩化』評估工作,積極培育『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截至2018年末,全市規上企業389戶,已經建網站的175戶,安裝使用財務管理軟件的318戶,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OA)的87戶,建立ERP系統的19戶。開展企業上雲及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積極研究制定工業雲平臺的建設、推動企業上雲以及工業互聯網建設的實施方案。推進數字化(智能)車間建設,推薦17戶企業申報省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樹立起一批離散型和流程型智能車間示范標杆企業,形成示范引領效應較強的制造新模式。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