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訊(記者 王春穎)2019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8日舉行,在進入臨考最後一周的衝刺階段,學生應該如何利用好有限時間更好復習?近日,記者采訪到了哈三中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紀策。紀策老師告訴記者,同學們在復習備考中需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落實基礎,回歸教材,把握主乾;二是制定計劃,有章可循,反對盲目推進;三是關注高考試題特點及復習重點;四是調整心態,坐住板凳,輕松備考。

『在高三後期僅剩的幾天復習一定要回歸教材,萬變不離其書,掃清盲點,梳理易混易錯點,突出重點和難點,』紀策告訴記者,考生要系統梳理歸納主乾知識,形成知識主框架、主脈絡,做到『胸中有大局』,在備考中,要熟記單元名稱、課名稱及框題名稱、甚至是目的名稱及其涉及的具體內容。這樣纔能以教材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為根本,以時政熱點材料為背景,靈活有效、有的放矢的運用教材知識,更好地為高考答題服務。
紀策老師建議,在僅剩的幾天復習中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很重要,首先就是之前提到的回歸教材;其次保持每天做題,以近三年高考題為主,輔之以仿真模擬題,適當情況下抽出一套或幾套文綜進行限時訓練,始終保持做題的感覺。『針對高考,我們在答卷中應使用專業術語,且不能堆積知識點,要明白教材知識是為解題而服務,應學會組織答案:一是從教材中來,二是從題目材料中來,三是從邏輯推理中來,四是從熱點中來。關於書寫,動筆前建議列出答案要點,反對盲目作答,答案要序號化,條理清晰。再次,針對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練習,比如圖像、計算、詩詞以及傳導題型等,』紀策老師說。
采訪中,紀策老師向記者總結了近年高考試題的特點及建議復習的重點。首先,高考試題特點一是切口小,要求知識掌握全面,無盲點,比如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文化自信等等;二是關於設問,如經濟生活考影響、原因、意義、作用,政治生活考原因多,文化生活考原因、作用多,哲學考作用、原因多,因此要把握常規的解題方法。其次,建議復習重點要強化對教材新變動的考點的重點復習,比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新發展理念』以及民族精神等等這些新觀點、新提法考生必須重點掌握。從近五年新課標政治試卷看,在復習過程中應在一定程度上強化集中對計算題、圖像題(供給需求曲線)和傳導路徑題型的專項練習,而關於主觀題涉及的考點基本是主乾知識,在復習過程中建議著重關注生產與消費、價格變動的影響、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及宏觀調控(財政與稅收),特別是生產與消費、企業及宏觀調控,是近五年以來高頻考點;政治生活方面,著重關注黨與民主黨派、公民、政府及人大、依法治國,特別是黨、政府及人大(原因同上);文化生活方面,著重關注文化的作用、文化創新、中華民族精神及文化自信,尤其是文化作用(原因同上);關於生活與哲學,著重關注意識的能動作用、矛盾、辯證否定觀及辯證法革命批判精神、實踐與認識辯證關系,尤其是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因同上)。此外,由於2018年主觀試題出現了圖表題,是多年以來題型的一大變化,同學們應在復習過程中加強對這一類型題的練習。
紀策老師還提醒廣大考生注意,放松身心並不等同於在考前認為再學什麼已經無關緊要,處於『散』的狀態非常危險。一定要坐住板凳,心裡不能長草,仍然要按部就班的復習。調整好心態,晚上學習時間不宜過晚,保持愉悅的心情,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聽聽輕音樂減壓。
教師簡介:
紀策,2003年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哈三中中學一級教師,任備課組長,所帶學生多人考入清華、北大及人大等知名大學,多次獲國家、省及市級公開課一等獎,多次在新晚報、東北網等發表文章,獲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