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2019高考全國II卷理綜物理試題比去年難?哈三中名師幫你分析
2019-06-09 09:09: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9日訊 (記者 王春穎) 2019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理綜科目考試一結束,很多考生大呼試題難,也有很多考生表示『換湯不換藥』,主乾知識沒有變化。為此,記者采訪到了哈三中物理教師母玉忠和趙丹丹。兩位老師表示,2019理綜全國II卷物理試題總體結構合理,主乾知識、核心考點突出,難度較2018年稍難,本次試題知識面覆蓋廣,多角度、多層次考查學生對物理規律、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注重聯系實際。相比18年試題有一些變化,如未考查動量守恆定律和交變電流,圖象考查比重明顯變大,3-3只考查氣體實驗定律等。

哈三中高三物理備課組組長母玉忠老師

  母玉忠老師表示,試題設置合理平穩,題型結構、試題梯度合理,注重對主乾知識的考查,知識點考查全面。絕大多數的試題都是平時教學中,學生復習中見過、做過的常規問題,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形式。如14題考查萬有引力隨距離變化關系;15題利用質能方程求解釋放的核能,屬於一個常規的計算題;16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及正交分解;17題考查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偏轉,屬於一個比較基礎的問題; 18題考查功能關系; 19題結合實際運動考查速度時間圖象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兩條圖線對比分析出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存在空氣阻力的作用,雖然是以平拋運動為模型,但又比較細致的考查了圖象的面積表示位移、用圖象的斜率分析加速度及阻力,題目立意新穎,在平拋運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20題考查帶電粒子在靜電場中的運動,分析帶電粒子軌跡的特點,對動能定理、電勢能、帶電粒子軌跡與電場線重合的條件都有所考查,是比較綜合性的題目,屬於常規問題;21題考查電磁感應問題中的雙杆切割問題,綜合考查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分析能力;22題力學設計性實驗,常規且較簡單;23題探究性實驗,立意新穎,難度不大;24題是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類平拋問題,常規且較簡單,學生容易上手;25題試題信息量大,需要學生耐心讀題、審題、分析過程,從題乾和圖象中獲得信息,進而畫圖,該題涉及運動學、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等重要規律,對學生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理解能力等要求較高,難度大且有較大的區分度;3-3考查氣體實驗定律;3-4考查單擺及雙縫乾涉實驗。

哈三中物理教師趙丹丹老師

  趙丹丹老師表示,試題內容注重結合實際,體現物理學科特點。14題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為背景,考查萬有引力;19題以『跳臺滑雪』為背景,常規而又有新意,考慮到空氣阻力,更符合實際,需要學生明確實際情景並結合圖象會解決實際問題,25題以『司機發現前方警示牌』立即剎車為背景,涉及反應階段、剎車系統啟動階段、剎車系統穩定及直到停止,非常符合實際,是一道非常有創意的試題。

  趙丹丹老師說,結合近幾年的高考題試題,會發現實際生活、科技前沿、技術發展等(如:18年試題中的『天眼』射電望遠鏡、『高空墜物』落地時的對地的衝擊力、引力波、冰雪路面剎車追尾等)方面作為物理背景的考查給予了考生和老師們很好的導向,在平時教學中要結合物理知識和規律注重滲透,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的航天、科技前沿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發展。

  『本次試題注重計算能力考查,突出圖象在物理中的應用,』趙丹丹老師說,試題相較去年,依然注重計算能力的考查。15題『核聚變』中釋放的核能的計算,16題物塊質量的求解,22題利用紙帶求解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25題加速度、速度、做功、位移的求解。對考生的計算能力是今後高考重點考查之一,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滲透,更需要引導學生重視計算能力。今年試題相比往年最大變化之處,更加突出圖象問題在物理中的應用,14道題中一共涉及到8道圖象問題,有些考查學生結合圖象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有些查考學生明確物理過程後畫出圖象,可以看出應用圖象處理問題的能力是今後考查的重點和趨勢。

  教師簡介:

  母玉忠,哈三中高三物理備課組長。

  趙丹丹,哈三中物理教師。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2019高考——全國高考東北網融媒報道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