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目瞪口呆!網貸公司約定年化利率24%,實際卻是2204.08%!
2019-08-29 19:56:36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導讀

  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接到過這樣的電話,打電話的人會自稱貸款公司,可以提供貸款;有時候,打電話的人還會直接說通知某某還錢,隨後一通謾罵。這都是啥情況?今天的《庭審內外》帶大家看一起電話詐騙案例……

  26人詐騙團伙落網

  2018年6月,一名佳木斯市民報案稱,他在網絡上申請了一筆貸款,貸款的利息很高,不能及時償還,還有人打電話滋擾、辱罵他的親朋好友。

  警方鎖定了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施某和吳某,共抓獲這個詐騙團伙成員26人。經調查,這個詐騙團伙共犯案58起,分布全國17個省市。

  2019年7月,佳木斯市前進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過程中,他們成立非法貸款公司的經過逐漸清晰,揭開了這個犯罪團伙的面具。

  一個非法網貸利益鏈條浮出水面……

  被告人吳某與施某共同成立了一家網絡貸款公司,未經工商注冊登記便開始運營。

  兩人研究出一套放貸方案,這種放貸收息的形式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砍頭息。就是將放款金額的30%作為利息先扣除。

  借貸方式制定之後,兩人『招兵買馬』,將員工分為話務、審核、財務和催收4個組,為詐騙定制了詳細的流程和方案,並且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大量的被害人信息。

  

  公訴人:被告人孫某先後8次,以0.8元每條的價格,從其微信好友閆某手中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後以2.5元每條的價格賣給被告人施某和吳某。被告人孫某從中獲利人民幣3.4萬元。閆某另案處理。

  在經營期間,施某和吳某一共發展了6個虛假網絡借貸平臺,有計劃地把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分發到這6個虛假借貸平臺,成系統的實施詐騙。

  對於話務員,施某和吳某要求他們每天最少撥打500個電話。對於有貸款意向的被害人,詐騙公司會審核被害人還款能力,還會收集大量被害人信息,包括淘寶、通話記錄、各平臺的借款記錄和通訊錄等。

  隨後,詐騙公司會披著民間借貸的外衣與被害人簽訂借條。但實際執行起來,卻不按照這個借條的約定,他們會要求被害人簽一份電子借條。

  被害人簽訂的借條顯示,年化利率為24%。但經鑒定,實際借款年利率卻為2204.08%。如果不能按時還款,還會被要求支付每天20%的逾期費。

  如果被害人不能及時償還欠款,首先會接到詐騙公司的電話提醒。前期的電話提醒語氣比較客氣,如果在電話提醒之後,被害人還不能及時還款,他們就會不斷撥打被害人本人及手機通訊錄常用聯系人電話,采用謾罵凌辱、恫嚇的手段,滋擾被害人本人及親友,嚴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工作。

  網絡貸款公司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纔能得到合法的手續。而這家公司連工商執照都沒有注冊,借款人也是個人,並不是公司。可見施某和吳某在成立公司的時候,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經營,也不是為了賺取利息,而是以放款快、無抵押作為誘餌,非法佔有他人財產。

  經法院審理查明,這個犯罪團伙累計詐騙既遂46萬多元,詐騙未遂11萬多元。

  8月6日,佳木斯市前進區法院對案件公開宣判:被告人施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被告人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本案中其他的24名被告人也分別被判處3年6個月到10個月不等刑期,並處罰金。

責任編輯:郭麗穎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