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新時代鐵人式好法官』評選活動,評選出新時代鐵人式好法官10名。肇源縣法院執行局負責人李雲峰,就是這樣一位『新時代鐵人式好法官』。

大慶中院對李雲峰頒獎詞這樣寫道:手捧律科評訴辯,腳踩黃泥化短長。他是老百姓身邊的貼心人,用為民情懷傳遞司法溫度。他是鄉親們的心理『按摩師』,用調解智慧達成情感共振。從法庭到執行局,親民便民,是他不變的底色!公平正義,是他恪守的誓言!
法律條文是客觀的,而法律適用的對象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這就決定了法官不能是絕緣體,需要在兩者之間做好導體,詮釋法律柔情,傳遞司法溫暖,做一個有『溫度』的法官。
李雲峰,用他的『溫度』,一年化解了782起糾紛。
《大慶晚報》文章中寫道:『從當事人矛盾激烈到緩和,再到握手言和,他要走到腳起泡,嘴講乾。同事笑稱,沒大事的李雲峰鞋上總有泥。』
李雲峰認為,在很多案件中,調解是解決矛盾的首選。既要解『法結』,做好釋法解疑、打破法律障礙,又要解『心結』,做好思想疏導、打破心理障礙。
原告要治病,孩子在讀書……
通過調解,給原告一個生活出路
李雲峰審理了一起勞動糾紛案。原告是某銀行職工,曾因患精神疾病失蹤,被家屬向法院申請宣告死亡。過了七年,原告在異地被發現並接回。原告向法院起訴原單位要求恢復勞動關系,並負擔原告的醫療費、失蹤期間的工資等共計100多萬元。
原告妻子沒有再婚,按照法律規定,他們的婚姻關系可以自行恢復,而勞動關系依法自宣告死亡之日起即解除,不能自行恢復。案件本可以很快了結,然而隨著訴訟終結,原告的生活也再無保障。
原告的妻子沒有穩定工作,孩子還在讀書,原告還要治病……經過苦苦思索,一個念頭閃過李雲峰的腦海,能否通過調解,讓原告單位協助原告補辦社保、醫保手續,給原告一個生活出路?
『原告畢竟是你單位的老職工,因為自身無法控制的疾病而走失、被宣告死亡,不是不遵守勞動紀律,他這樣的情況是否可以補辦社保手續?單位能否在能力范圍內,讓原告下半輩子的生活有個保障?』李雲峰一面給單位擺事實講道理,另一面也勸說家屬,原告的病是自身原因,不是由單位造成,也不是工傷,從法院宣告死亡那天起,在法律層面上雙方的勞動關系就已經依法解除,何況這麼多年原告沒有向單位提供勞務,補發工資的訴求在法律上難以支持。
經過李雲峰不懈努力,這起糾紛成功調解,單位幫助原告補辦了社保。
李雲峰說:『法官最重要的是有為民情懷,對當事人的疾苦感同身受。法官做得好與不好,群眾心裡都有一杆秤,我不敢說我做好了,但我一直在努力。』
兩小時不間斷地辨法析理
終於解開『疙瘩』
尚某與同村女性薛某,情投意合,在未登記結婚的情況下同居,半年後,二人因生活矛盾分手。尚某將薛某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彩禮金20萬元。
雙方家庭比鄰而居,當事人矛盾尖銳,調解難度很大。李雲峰深知,對於這樣的案子,只有在充分考量雙方意願和利益的情況下調解,纔能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仔細查看尚某提交的證據並實地走訪調查後,李雲峰決定做雙方家長工作,找到解決案件的突破口。
尚某父母情緒激動,痛心兒子失敗的『婚姻』,同時又為能否要回20萬元彩禮金而焦慮。對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這不是一筆小數。
李雲峰一大早趕到薛某家中,恰逢薛某外出,便與薛某父母攀談起來。李雲峰從薛某的成長談起,在談及她與尚某的這段關系時,薛某父母顯得很難過。從薛某父母言辭和表情上,李雲峰敏銳地感受到,他們對尚某還存有一定好感。
李雲峰對薛某父母勸說,從婚姻法權益保護的價值衡量,到鄉約村俗的道德取向,再到兩個年輕人的未來……兩個小時不間斷的辨法析理,薛某父母心裡的『疙瘩』終於解開,同意與尚某家人坐下來好好談談。最終,在李雲峰的努力下,該案以薛某返還9.5萬元彩禮金調解結案。
李雲峰說:『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就是把法官當作最後的依靠。我一定要竭盡所能為他們把案子辦好、辦公正。』
手捧律科評訴辯
腳踩黃泥化短長

李雲峰下鄉辦案
群眾利益無小事,對法官來說,很多案件只是簡單的小案,但是對當事人來說,可不是簡單的矛盾糾紛,李雲峰深諳其中的道理。
當事人從矛盾激烈到緩和再到握手言和,李雲峰往往要走到腳起泡,嘴講乾。同事笑稱,李庭長的鞋上總有泥。但看到當事人釋懷,他覺得值。
法條可以是冰冷的,但使用法條的法官是有溫度的,他在追求公平正義的同時也在為雙方當事人化解矛盾,節約成本,謀求雙贏。

李雲峰作為辦案能手受邀到黑龍江高院座談交流辦案經驗
2019年1月17日,李雲峰獲評『全國法院辦案標兵』。
載譽歸來,他初心不改,依然是那個謙遜低調、踏踏實實乾事的李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