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牡丹江市東安區的卜某,2018年6月通過『某探』交友軟件,遇見了他的心動女生『林妺妺』。二人互相添加了微信想進一步交往,可令卜某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林妺妺』並非真的『妺妺』,竟然是一名男性。
原來,劉某以女性身份在『某探』交友軟件注冊了賬號,並用陌生女性照片作為頭像,化名為『林妹妹』。劉某在交友軟件上認識了被害人卜某後,二人互加微信好友,並確定了戀愛關系。
隨後,劉某以『林妹妹』弟弟的身份與卜某見面。2018年6月至10月間,卜某先後通過微信、支付寶給劉某轉賬,並為其購買手機,被騙取4萬餘元。
2018年12月24日,劉某被公安機關抓獲。2019年8月20日,牡丹江市東安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劉某涉嫌詐騙案。

法院審理後查明,被告人劉某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因其認罪態度好,主動賠償被害人並獲得諒解,考慮到劉某犯罪時剛滿19周歲,母親常年在外打工,父親殘疾,需要有人照顧,且劉某所在社區同意進行社區矯正,可以適用非監禁刑罰。
東安區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劉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法官提示
日常生活中,各類交友軟件被廣泛應用,因其在虛擬空間進行溝通交流,很難辨別對方真實身份、性別、年齡等信息,很多犯罪分子假扮女性身份,與對方確立戀愛關系後騙取錢財。
法官在此提醒大家,網絡交友需謹慎,如遇對方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匯款的情況,一定提高警惕,切莫陷入甜蜜陷阱。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