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八旬老太賣房花50多萬做理療 到底『擁護』啥
2019-10-16 09:12:43 來源:大慶網  作者:溫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6日訊 誰能把一位八旬老人,與美容消費聯系在一起?誰又能相信,老人花掉50餘萬元做理療?甚至為了做理療,賣掉了住房?

  商家抓住老人心理,設計了無數『套餐』,讓老人心甘情願掏腰包。你說是欺詐,老人是自己願意的;說不是欺詐,又是什麼?

  03-01-01.jpg

  兩年消費50餘萬元

  9月23日,一名男子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一起來到薩爾圖區人民調解中心,兩人是母子關系。

  男子講述,母親在一家美容店,『被誘導』消費五十多萬元做理療,卻沒有明顯效果。

  老人姓李,從2017年7月份開始,在東風新村某美容店做身體健康理療。

  經過多次接觸,老人逐漸對店裡的工作人員產生了信任,並在工作人員的推銷下,分多次進行刷卡或現金消費,購買美容店推出的各類理療套餐。

  據家人統計,兩年時間共計花費五十餘萬元。為了支付高額理療費,老人甚至將住房賣了,和老伴搬到養老院居住,並將售房所得款項三十餘萬元,全部花在該美容店。現在老人老伴生病,無錢醫治,家人纔得知此事。家人找到該美容店,認為老人經過理療,並沒有明顯效果,於是索要理療費。

  店方並不承認李某家人算出的五十餘萬的理療費用,更不認可提出的返款要求。

  調解小組經過研究,本著替百姓解難的態度,決定幫老人維權。調解員先電話聯系店方負責人,沒有人接聽電話,於是又聯系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啟動聯合調解。

  店方講述事情經過

  9月26日一早,店方負責人來到調解中心,向調解員講述了李某在美容店消費做理療的經過。

  2017年,李某來到該美容店,試做身體健康理療,當時感覺不錯,在店方工作人員的推銷後,定制了一個健康理療套餐項目。

  在連續的接受理療服務過程中,老人與店內的工作人員逐漸熟悉,當店員從老人口中得知,唯一的兒子由於各種原因不能經常看望她,對李某的關心就更加細微,從一言一行,到生日慶祝,都身體力行。

  老人也從和店員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久失的親情,便把自己的積蓄,全部花在美容店,店裡推出新套餐,老人就訂購;店慶的時候,店裡會推出各種特惠,老人便一次性訂購多個套餐,但從店裡賬面上看,並沒有李某家人所說的五十多萬元,店內可查的只有11萬,而且也都為李某做了相關的服務。

  店方返還10萬元

  聽取了雙方表述後,由調解員、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聯合組建的調解小組,立即開展工作。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李某在該美容店的消費,是否屬於自願?店方是否有誘騙或者強迫交易的行為?

  經過和李某交談得知,李某自述屬於自願,並無強迫。

  接下來,按消費糾紛調解程序,要確定雙方都認可的消費金額。

  李某家人認為是五十餘萬元,但拿不出證據;美容店表示由於電腦故障,只能查到2019年的收款賬目,能拿出確切證據的是,老人兩次刷銀行卡的業務小票,共計11萬元。

  店方負責人表示願意返還5萬元,可李某家人卻要求返還50萬元,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調解小組隨即開啟『背對背』調解方式,一方面,由調解員張鳴,將店方負責人喚至另外房間,為其講解了《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老年人保健產品等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決議》中,關於以打健康牌、親情牌、禮品牌等手段,欺詐銷售行為的相關規定。

  另一方面,由調解員金志強,把如果該案起訴至法院產生的人力、物力等消耗,做出了推演。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調解,最終,店方一次性返還給消費者李某10萬元,當場履行。

  說和人點評

  此次糾紛,看似消費糾紛,實則卻是空巢老人對親情的渴望。

  調解員建議,針對打擊保健產品市場欺騙老年人的亂象,亟待建立市場監管、公安、衛生等相關部門的聯動機制,形成打擊合力,不留監管空白。同時,建立公示制度,定期將門店誠信狀況,公之於眾,形成長效監管機制。此外,還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老年人的防范意識。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