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記者 王亮) 大米蛋白是越高越好?大米的直鏈淀粉含量多高是優質的?國際大米節結束後龍江企業如何進一步提高品質……20日,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國際大米節評審專家、相關企業家聚在一起座談,政府給企業把脈,專家為企業支招。
21日上午,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張瑞英、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潘國君、省農科院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閆平,佳木斯市、泰來縣等市縣農業主管部門,以及北大倉糧油股份有限公司、泰來縣雲橋米業等參與本屆國際大米節稻米品評評鑒活動的企業出席了座談會。
本次座談會上,張瑞英、潘國君、閆平先後發言,現場介紹了稻米品評品鑒活動情況和成果,闡述了存在問題,建議企業如何選擇優質品種,並如何種植出優質大米。
什麼是優質大米品種?它有什麼樣的標准?國際大米節對我省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張瑞英在會上表示,選擇優質大米品種,最重要考慮的是粗蛋白質含量。含量高,大米硬度越高;含量低,是優質米的表現之一,建議控制大米含量為6%左右。其次,考慮的是直鏈淀粉含量,建議把大米的直鏈淀粉含量控制在15-16%左右。潘國君表示,本次國際大米節參與度增加了,提昇了黑龍江大米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並提高了專家的認知度。閆平強調,在選擇優質品種上,思想很重要,同時表示,資源是育種的最關鍵因素。
隨後,相關企業進行發言。國際大米節獲獎企業代表介紹了獲獎品種的經驗,未獲獎企業總結自身不足。在企業發言階段,企業提出問題,專家及時地進行解答。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省內一未獲獎企業表示今年沒有獲獎比較遺憾,在引述企業生產大米蛋白(粗蛋白)含量要比日本越光高時,專家直接解答,大米粗蛋白含量低,是優質大米表現之一。企業代表表示,在座談會上受益匪淺,今年回去努力生產出優質大米,爭取明年獲獎。
最後,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在座談會上強調,要及時有效轉化本屆國際大米節的成果。一方面,要通過優質大米的品評品鑒,引導優質水稻育種方向,加速栽培、儲存和加工技術改良,進而促進全省稻米質量提昇和稻米產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通過獲獎企業的宣傳推廣,在大米營銷上要做足『文章』,無論是產品包裝還是廣告上都要背書上獲獎的信息,讓這一國際獎項加持產品美譽度,提昇市場認可度,助力好產品賣得好,進而做大做強黑龍江稻米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