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擴建工程主體交工通車。 姜久明攝
黑龍江日報10月22日訊 日前,全省百大項目國道鶴大公路杏山至省界段改擴建工程主體交工通車。該項目改善了出省『瓶頸路段』,對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帶動沿線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省際間經貿往來及東北三省東部地區旅游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國道鶴大公路杏山至省界段改擴建工程項目起於寧安市渤海鎮杏山村,途經渤海鎮、東京城林業局、鏡泊湖風景區,終點至鏡泊鎮復興樓村,與吉林敦化市相接。全長52公裡,其中新建15.2公裡,維修利用舊路6.5公裡,利用舊路改擴建30公裡。2017年4月25日正式開工,2019年10月18日交工。建成後,由原來的三級路昇級為二級路,全程行車40分鍾。
寧安市渤海鎮富安村位於公路沿線,此時正是糧食收獲外運的季節。村黨支部書記薛金慶介紹說,村裡有耕地5268畝,主要種植玉米,以往糧食外運只有一條三級路,道路顛簸、運輸不方便。隨著這條路的修建,村裡成立了馬鈴薯合作社,也開始嘗試種植土豆、圓蔥等蔬菜經濟作物。村子臨近旅游沿線,新路通車後,會吸引更多游客,下一步村裡計劃建設大棚,開展采摘,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
該項目也是今年全省乾線公路PPP建設模式第一個交工驗收的『百大項目』。國道鶴大公路杏山至省界段改擴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峰介紹說,PPP模式有效緩解了政府的資金壓力,建設中,項目部克服地質復雜、征地拆遷量大等困難。其中,紅嶺大橋是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省同類結構橋梁中第二高墩身大橋,最高墩身43.2米。在施工中,采用滑模技術,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質量安全。
這條路的通車進一步加強了黑龍江和吉林兩地的互聯互通,為打造牡丹江、寧安、吉林敦化『兩小時經濟圈』奠定了良好基礎。寧安市副市長李永日介紹說,這條路在物流、旅游、客運等通行能力方面形成了一條快速通道,有效地助力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在全省『百大項目』中,寧安市有四項公路項目,今年完成兩項,明年完成兩項,總建設裡程123.5公裡,同時還解決76個行政村、農村公路153公裡『暢返不暢』的問題,危橋改造47座。
隨著杏山至省界段改擴建工程的建成通車,我省『百大項目』國省乾道也迎來收獲季。
據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建設管理處處長卜小明介紹,『百大項目』建設啟動以來,各審批部門采取『一會三函』、承諾制、聯合審批、並聯評審等方式,主動上門超前安排。金融、財政部門及時解決資金和一般性債?。經過全體管理和參建單位的日夜拼搏艱苦努力,由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監管的國省乾道,在年初計劃交工10項513公裡的基礎上,超額交工5項259公裡,共交工15項772公裡,創歷史新高,為龍江經濟振興起到了先行支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