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全部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認定
2020-05-20 09:25:26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5月20日訊 19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2019年,全國又有69個縣(市、區)通過國家基本均衡認定,全國累計已達2767個縣,佔比95.32%;又有7個省份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累計已有23個省份。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2019年我省32個縣(市、區)通過國家基本均衡認定,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從2015年以前的『進展緩慢』、僅有14個縣區通過『國檢』,到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全域基本均衡,成為全國第20個整體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省份。

  近三年我省新建及改擴建學校1852所

  2011年7月,省政府與教育部簽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省政府與市地、市地與縣區政府逐級簽署責任書,明確了各級政府分階段、分年度完成縣域城鄉一體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即到2015年年底,累計86%的初中小學達到標准化,累計83個縣(市、區、企)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到2020年年底,全省100%初中小學達到標准化,所有縣域(144個縣、市、區、企)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全省共有義務教育學校2581所(其中,小學1431所,初中1420所),小學教學點860個,在校學生219.27萬人,專任教師18.79萬人。近三年,黑龍江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180多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1852所,新增校捨、體育運動場館面積300餘萬平方米,新增教學儀器設備值30億元,新增圖書1600萬冊。

  據不完全統計,在縮小差距方面,28個貧困縣『全面改薄』項目累計投入35.7億元,覆蓋項目學校1031所,改造校捨面積175萬平方米,購置圖書280萬冊、課桌椅18.9萬套、計算機教學儀器設備77萬臺套件,農村薄弱學校『20條底線要求』全部達標。

  線上線下持續治理校外培訓熱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生入學、分班、排座、評先評優選班乾等方面的問題,黑龍江在全國率先推行中小學零擇校、零擇班、零擇位、零指定『四零承諾』,實現群眾在中小學校『辦事不求人』,第三方評價綜合滿意度為90.08%。實施『零起點』教學,將其列入考核內容,遏制『超前教學』『跟風搶跑』現象。線上線下持續治理校外培訓熱,關停整頓違規培訓機構6782家,分四批公開曝光1823家『黑名單』。制定出臺規范民辦中小學校招生政策,通過選派巡視人員、引入第三方監督等方式對熱點學校重點管控,杜絕違規招生行為。

  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省中小學早晨到校時間同步延後半小時。出臺中小學課後服務指導意見,哈爾濱每年財政拿出4000萬元保障課後服務開支,切實解決家長課後『三點半』接送難題。在全國率先出臺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案,努力減少『小眼鏡』。在全國率先出臺《黑龍江省學校安全條例》,推進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積極開展師德師風巡回宣講、『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評選省級優秀教師1193人、『四有』好老師94人;持續開展教師有償補課、教育『微腐敗』等專項整治行動,嚴肅處理違規違紀教師。近三年『五個一批』戰略累計補充教師2.1萬人、選派4.3萬教師『交流輪崗』,每年選聘近千名師范畢業生、選派近兩千名師范生到農村任教、實習,『國培』項目培訓鄉村教師12.87萬人次。提高中小學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並向鄉村學校傾斜,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全省下達貧困縣、邊境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資金1.25億元,惠及教師9.8萬人次。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