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記者 王春穎)『作為農業戰線的代表,我十分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農業的內容。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海倫市,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黑土硒都」。隨著富硒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產品標准化程度不高。』全國人大代表高向秋說。

2020年1月,海倫被授予『全國十大天然富硒基地』稱號。高向秋代表表示,近年來,海倫市把富硒產業作為市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制定長期發展規劃,成立了富硒辦、籌建了硒檢測中心、電商運營中心、制定了富硒產品企業標准、組建了各種協會協調組織,現已形成『硒+X』產業雛形。
『目前,我國制定了關於富硒食品的國家標准10項,行業標准6項,地方標准30項。』高向秋代表介紹,通過對上述標准研究發現,作為富硒產品核心標准的硒含量標准還很缺乏,各類富硒產品的硒含量標准也不統一,很大一部分富硒農產品沒有明確標明含硒量,使得市場上的富硒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不少產品是在『賣概念』,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富硒產業的形象和聲譽,嚴重影響了富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高向秋代表建議,盡快建立國家硒含量標准體系制定總體規劃,系統規劃硒產業領域內標准化方向,提出富硒產品硒含量標准制定的基本准則,規范各類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和行業標准的制定。同加快建設科學合理的富硒產品國家標准,給各類地方標准、行業標准的制定權威的標准指引。規范硒的檢測方法,針對不同類別的農產品,建立有機硒檢測方法標准。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黑龍江省海倫市建立硒與人體營養科學重點實驗室,加快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步伐。科學實施全民補硒工程,廣泛認識人體缺硒的普遍性、補硒的廣泛性、硒功能的重要性,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把全民補硒與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全民補硒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