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城區年底前全部推行垃圾分類
2020-06-05 09:13:3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6月5日訊 4日,哈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推進會議,按照哈市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今年12月底前,全市城區居住區、公共機構及相關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投放家庭源頭分類裝袋定點定時投放為主

  哈市生活垃圾劃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哈市要求,由哈市城管部門牽頭,會同生態環境、商務部門給出指導名錄,方便市民掌握執行。各區以社區為單位,成立宣傳隊伍,逐戶多輪次入戶宣傳,告知居民垃圾分類的具體分法、投法及相關要求,做到『敲開門、見到人、講到位、簽上字』,簽字確認率要達到90%以上。同時,各區要組織屬地街道辦事處主動上門,與轄區公企單位對接,明確告知垃圾分類具體要求,簽訂公企單位垃圾分類同意書,並做好指導監督和後續服務工作。

  因地制宜確定居住區垃圾分類投放方式。各區根據『嚴禁混投、鼓勵自投』的原則,引導居民按照四分類要求,在家庭源頭將垃圾進行分類裝袋,采取『定點定時投放為主,樓層分類投放為輔』的方式,分類投放垃圾。各區確保7月31日前完成垃圾分類具體投放方式的確定工作。

  此外,7月31日前,哈市建立居住區督導員隊伍和居住區評比制度。各區要以街道辦事處、社區為單位,按照每200-300戶比配1名督導員的標准,組織街道社區乾部、物業人員、公益崗位人員、低保戶、四零五零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組建督導員隊伍。督導員要在居民集中投放垃圾的時段進行全過程現場督導管理,及時糾正居民錯投行為。對居民錯投的垃圾,督導員要進行二次分揀,並多渠道追溯源頭,及時勸導。

  收運『一類垃圾一類車』設置分類標識

  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各區要在6月15日前完成轄區所有居住區摸底調查,采取『袋、桶、點』相結合的方式,同步啟動四分類收集容器的配置及『撤桶並點』工作,設置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點。具備條件的可建設或改建四分類垃圾桶集中收集箱房,並配備水電熱設施和便民洗手池,確保垃圾箱房四季均可正常使用。對公企單位,各區要主動上門對接,督促轄區公企單位配齊四分類收集容器。在7月31日前確保轄區所有居住區和公企單位全部配齊四分類收集容器,全面實現四類垃圾分類收集,堅決杜絕、避免混收。

  同時,哈市建立可回收物回收體系。由哈市商務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制定全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及企業的名錄,由各區選取具備資質和承接能力的回收企業,以集中片區為劃分原則,由街道辦事處組織社區、物業、公企單位與回收公司簽訂可回收物回收協議,建立可回收物回收體系,既要滿足居民『賣』的需求,又要確保居民『扔』的可回收物能夠及時收運。各區要在7月31日前完成本轄區回收協議簽訂工作,簽訂率要達到100%。

  針對中轉有害垃圾,哈市要求,各區要結合實際,建立有害垃圾中轉站,並配備有害垃圾倒運車輛,每日由各區環衛部門進行倒運。各區要在7月31日前完成轄區有害垃圾中轉站設置工作,建立起有害垃圾中轉制度。

  此外,實施分類運輸。哈市城管部門要組織各區對四類垃圾進行分類運輸,並對各類車輛規范設置分類標識,確保7月31日前實現『一類垃圾一類車』的目標。

  落實分類收運責任。各區要明確每個居住區、每個公企單位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環節責任人,同時明確各環節作業方式、作業時間,建立工作臺賬。收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要確保垃圾分類收集的准確性。各區要在7月31日前建立責任人制度,確保垃圾分類收運准確率達到85%以上。

  處理松北呼蘭焚燒廠擴建年內投用

  針對垃圾分類處理,哈市規定,拓寬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渠道。鼓勵再生資源回收連鎖經營,由哈市商務部門牽頭落實再生資源回收的計量統計,並將計量統計納入生活垃圾統計指標體系。建設廚餘垃圾堆肥處理廠,由哈市城管部門利用玉泉垃圾焚燒廠填埋區,盡快完成廚餘垃圾堆肥處理廠建設,確保實現廚餘垃圾資源化可回收目標。此外,加大其他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力度,由哈市城管部門組織加快推進玉泉生活垃圾焚燒廠和松北呼蘭焚燒廠建設,松北呼蘭焚燒廠擴建工程要在今年年前投入使用。

  此外,為保障垃圾分類落實到位,哈市要求,組織各區城管執法部門建立巡查制度,依法對未按照相關規定分類投放的單位或個人予以處罰,並將其納入失信聯合懲戒體系。由哈市城管局組織對全市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結合市領導小組抽檢、人大政協監督、社會各界反饋、新聞媒體監督情況,建立考核、通報、排名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並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市、區各級黨政機關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