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訊 富拉爾基區是我市的老工業區,轄區內各類工業企業林立。市場環境的轉變,以及機器設備老化、創新力不足、產品單一、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使得富拉爾基許多區屬國有企業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企業難以維持生計,出現問題的不僅是企業經濟效益不斷下滑,更重要的是企業的職工養老保險也無能力按時繳納,造成許多職工怨聲載道。對於這種情況,富拉爾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抽調全區企業產改方面骨乾20多人,成立企業改革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充分利用國有企業建材廠和富拉爾基鋼廠資產閑置土地,引進戰略投資者,堅持以資產換項目方式,先後成功地引進蒙西水泥和紫金銅業等大型企業入駐富拉爾基。作為『全省百大』項目之一的紫金銅業於2019年8月正式投產,累計生產陰極銅7.4萬噸,今年1—5月份,產值實現2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900個,既拉動了富區經濟發展,又解決了富拉爾基鋼廠1353名職工安置問題。
同時,富拉爾基區企改辦在區屬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方面已完成《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企業職工安置方案》的起草和制定,正按照各企業確定的改革形式,進行規范操作。對於一些區屬國有企業閑置土地,區委區政府利用棚戶區改造有利契機,將原木材公司的9萬平方米土地開發成高層住宅區,並整合三藥廠周邊閑置土地,開發富拉爾基區西北工業園區。對於停產或半停產企業,實行資源整合、混合持股多種形式並存的形式,增強企業活力,天興良種場由原來的職工承包一種形式改革為職工個人承租、混合持股、企業集中耕種和組建養殖合作社等四種形式,使企業經濟效益和職工精神面貌發生了改變。黑龍江中天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因負債率大,重新組織生產現已無望,在市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反復磋商決定,實行依法破產清算的注銷形式,卸掉債務,盤活資產,目前中天破產管理人正在按照法律程序,穩步推進依法破產工作。對於關停多年,廠區面積大的新八制磚廠和玻璃纖維廠實行企業產權整體出售或股份制改造兩種形式進行改革,現已與遼寧雨潤集團建立起合作意向。
在資源整合和一企一策的基礎上,富拉爾基區企改辦還廣泛開展省內省外招商引資,制作了黑龍江中天紡織有限公司等15戶企業彩色宣傳冊300本,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聯絡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洽談合作,力爭在今年底區屬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