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團來到了白山市靖宇縣靖宇鎮保安村。在保安村村委會辦公大廳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采訪團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他正在埋頭打字,全神貫注。村民們說他是『大城市來的大學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抗聯英雄楊靖宇的曾孫。

村裡的大學生竟是英烈後人
馬鋮明1996年出生,在天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面對諸多大城市條件優渥的工作,他卻選擇前往靖宇縣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去年8月底,馬鋮明來到保安村,成為村書記的助理,村裡人都不知道他是革命英烈的後代。

『曾祖父當年就是響應號召來到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最終犧牲在靖宇縣,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也希望能夠繼承曾祖父的遺志,來到這片他為之奮斗終生的土地上,盡我的一份力。』馬鋮明微笑著說。
在楊靖宇犧牲地他第一次受到觸動
雖然從小就知道曾祖父是楊靖宇將軍,是出現在課文裡的英雄人物,但是由於並沒有見過曾祖父,所以馬鋮明感覺曾祖父是連環畫裡的故事人物,並沒有太多觸動,直到上了初中。

初中的時候,馬鋮明隨著家人第一次來到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參觀,當時是冬天,他站在楊靖宇將軍犧牲的那棵『常青樹』前,看著樹乾在紛飛的白雪中聳立,聽著講解員講解楊靖宇將軍最後的時刻,他忽然就被觸動了,『我腦海裡浮現當年曾祖父和他的戰友就是冒著這樣的風雪,穿著單薄的衣服,挨凍受餓,與敵人頑強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倒在這棵樹下壯烈犧牲,忽然眼圈就紅了,這是我第一次對「楊靖宇後人」這個身份有強烈的感覺。』
在和平年代繼續繼承曾祖父遺志
馬鋮明畢業後選擇來到靖宇縣工作時,他的很多同學無法理解,作為革命先烈的後代和重點大學的高材生,為什麼會做出這種選擇呢?馬鋮明說:『好像冥冥之中曾祖父的指引,在做出畢業選擇時,我一眼就看見了靖宇縣。這裡是我曾祖父戰斗過、犧牲的地方,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和平的年代繼續為這裡的百姓服務,告慰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說到這裡,窗外忽然響起了鞭炮聲,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馬鋮明望著外面愣了一會兒神,然後緩緩地說:『曾祖父浴血奮戰,是為了讓百姓解放,過上幸福生活,我在這裡工作,也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我和曾祖父用不同的方式,實現了同一個目標。』
東北三省聯合采訪團報道組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