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一名普通抗聯士兵的後人,和父親隔空唱起同一首軍歌
2020-08-19 14:41: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乒乓的衝鋒陷陣繳械聲,那就是革命勝利的鐵證。正確的革命信條應遵守,官長和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這是楊靖宇將軍創作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炮火紛飛的年代,黃貴清的父親黃殿君曾在東北抗聯的戰場上唱起,近一個世紀後,56歲的黃貴清再次唱起了這首歌,這是他和父親的隔空對話,也是作為抗聯戰士後人對抗聯精神的傳承。

  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來到抗聯戰士黃殿君的後人黃貴清的身邊,聽他講述父親作為一名普通抗聯士兵的故事。

  父親13歲走上抗戰路

  黃貴清回憶,父親黃殿君13歲就加入了抗日聯軍。1937年,日軍把蒙江縣的老百姓都圈在『屯堡』裡看管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有一天,黃殿君的父親帶他上山采蘑菇的時候,遇到了一隊軍人,其中一位軍人發現黃殿君十分聰明伶俐,能夠清晰說出日軍的數量和方位,於是就邀請他參軍。這位和黃殿君說話的軍人就是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政委魏拯民。

  不願意再受日軍壓迫的黃殿君,就這樣加入了東北人民革命軍,成為第二軍第二師師長曹亞范的傳令兵,那年他只有13歲。

  身上的三處傷疤是他的勛章

  黃貴清說,父親身上有三處明顯的傷疤,一處是額頭被彈片擦過的彈痕,一處是後腦被刀砍傷後留下的刀疤,最嚴重的傷疤在腿上,那裡曾被子彈打穿,差點丟掉了一條腿。

  1939年,日軍對抗日聯軍進行瘋狂圍剿,黃殿君經常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封鎖線,將楊靖宇的命令傳遞出去。有一次,黃殿君和兩位戰友拿著曹亞范師長的軍令,在穿越封鎖線的時候遭遇到敵軍,黃殿君被五六個日軍追擊,被瘋狂掃射後一條腿中彈。他本來抱著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想法掏出了手榴彈,千鈞一發之際援軍到了,黃殿君被救了回去。

  當時抗日聯軍缺醫少藥,醫生拿著紗布擦了烈酒從黃殿君被打穿的腿部傷口穿了過去,反復拉扯。黃殿君當時疼得大哭,但醫生說,如果不這樣做這條腿就保不住了。雖然最終保住了腿,但深深的傷痕永遠留在他的身上。晚年,黃殿君常常指著腿上的傷疤對孫子說,這是爺爺的勛章。

  一生未走出戰友犧牲的戰場

  黃貴清說,離開戰場後,父親為了養家,一直在山裡打獵、放牛,每年雪一化他就進山了,直到下雪纔下山回家。黃貴清小時候常常看到父親跑到山裡偷偷祭拜,長大一些纔知道,他是去看自己的師長曹亞范,去和自己曾經奮斗過的戰友『聊天』。黃貴清說:『父親晚年的時候,不怎麼喜歡提到這段歷史了,因為每次說起來就要掉眼淚。在70多年的歲月裡,父親都沒離開大山,因為山裡的草木都染了抗聯戰友的鮮血,父親不願意離開他們。』

  一首軍歌,父子兩人隔空對話

  晚年,黃殿君像很多老人一樣喜歡和孫子、孫女在一起,他常常和他們說,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這都是當年戰士們用生命換來的。黃殿君還把孫子送去當兵,作為自己精神的傳承。

  圖片由親屬提供

  1938年,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在濛江縣召開萬人抗日大會,黃殿君第一次見到了楊靖宇將軍,他對楊靖宇將軍的印象是身材很高大,帶著一些地方口音。楊靖宇曾經教黃殿君唱過一首歌,就是那首《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91歲那年,黃殿君在一次采訪中唱了這首歌,感動了無數人。

  黃貴清向采訪團展示了父親唱這首歌的視頻,說:『我從小就聽父親唱,這首歌一共有四段,可惜我只會唱其中的一段。』說到這裡,黃貴清也唱起了這首歌,和視頻裡微笑著唱歌的父親遙相呼應,父子倆憑借這首軍歌,進行了一場隔空對話。

  東北三省聯合采訪團報道組文/圖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白山黑水尋『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