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日訊(記者 張雋珊)來到哈爾濱市呼蘭區長嶺街道平坊村工業園區,『興利食品』的包裝車間裡,工人們正在進行產品裝箱。這天,企業全系產品銷量超過30噸,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18個省、50多個大中城市。

二十多年前,『興利食品』總經理曹光興就看好了玉米雜糧等農產品深加工的市場前景。在他的帶領下,企業現已發展成為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玉米雜糧等綠色、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營銷。
曹光興告訴記者,企業自2018年建設新廠區擴大產能規模,年加工轉化玉米等農產品3.5萬噸以上。聯農帶貧、合作共贏是發展企業的宗旨,自新廠建設後,通過訂單收儲、建立扶貧車間等措施,產業化帶動周邊街道、鄉鎮2000餘農戶種植和476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拉動了地方三農經濟發展。
村民王治江是呼蘭區平房村貧困戶,妻子殘疾家裡的經濟負擔都落在他一人身上,家裡的9畝田地一年只能收入2000多元錢,遠不夠基本生活開銷。今年5月,王治江成為『興利食品』的一位車間裝袋工人,『現在我一個月工資就超過3000元,生活改善很大,之前欠下的債務也能盡快還完了。』
在帶動村民奔幸福小康生活的道路上,『興利食品』做的遠不止這些,企業設立貧項目資金,在去年帶動貧困戶全面實現增收脫貧的基礎上,今年新增帶動呼蘭區公園路街道辦事處21戶貧困戶。建立扶貧車間,結合貧困勞動力實際已安置就業8人並創新用工方式,助力貧困戶居家實現產品包裝生產手工操作靈活務工。
呼蘭區扶貧辦黨組書記姜貴文介紹說,呼蘭區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重中之重,扶持域內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26家,大力培育鮮食玉米精深加工、水稻精深加工、畜禽養殖、特色種植等致富產業,采取差異化分配原則,帶動貧困戶5702戶,戶均增收14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