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紮實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積極拓展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域
2020-10-14 14:19:2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紮實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積極拓展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域

勃利縣關工委

2020年9月

  當今,互聯網進入千家萬戶,也必然進入我們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域。我縣關工委與時俱進,紮紮實實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亮點。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是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前提

  在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過程中,我們針對在關工委工作人員、五老隊伍、中小學生家長中普遍存在的滿足關工委傳統工作方式,認為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必要性不大;五老年齡大,對互聯網不想學、不會用、不愛用,開展網上關工委工作難度大;怕孩子上網成癮影響學習,有害健康。針對『滿、難、怕』的思想障礙,我們主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學習:

  一是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信息社會的指示和網絡強國戰略的一系列重要講話,認清互聯網日益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成為我們與國內外敵對勢力爭奪青少年的主陣地的嚴峻形勢,增強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

  二是深入學習顧秀蓮主任及省委、省關工委領導在全省『互聯網+關工』培訓班、全省網上關工委工作匯報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省關工委《關於全面深入建設網上關工委的指導意見》(黑關發[2018] 21號文件),聯系我縣青少年學習生活的實際,深刻認識到互聯網是青少年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必然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在網上,關工委的工作方式方法就要發生重大轉變,要堅決樹立互聯網是關工委必須進入的領域,必須佔領的陣地,必須掌握的工具的理念,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

  三是虛心學習借鑒兄弟市縣的先進經驗,開展辦班培訓、專題輔導、一幫一手把手當面教授等多種形式,在關工委工作人員、五老隊伍、學生家長中普及網上知識,掌握操作技能,較好的解決了畏難思想,提昇了上網興趣,樹立起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信心。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關工委傳統工作方式方法造成嚴重衝擊。我們立即啟動網上關工委工作程序,召開網上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期間的關心下一代工作,通過郵箱、微信群、公眾號,下達了縣關工委《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意見》、《寫給全縣學生家長倡議書》等9份文件。防疫倡議書、給全縣青少年一封信等在省關工委網站和勃利縣縣委宣傳部主辦的《大美勃利》公眾號等新聞媒體發表後,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反響,在促使青少年及家長認真應對疫情,保障青少年健康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疫情期間,我們通過網上加強對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指導,在關愛青少年做好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這就進一步提高了關工隊伍對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為開展網上關工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爭取領導的支持,是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關鍵

  2017年,全省關工委主任互聯網+關工專題培訓班結束後,建設網上關工委工作正式啟動。我們以此為契機,收集整理顧秀蓮主任、省委領導及省關工委領導的講話,中國關工委、省關工委相關文件,結合本縣的實際,研究並提出具體貫徹意見,提出請縣領導幫助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爭取黨政領導的支持。我們建設網上關工委的專題匯報引起縣委、縣政府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在縣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設網上關工委工作做到了三落實:

  一是落實建設網上關工委的專項經費。經縣領導批准,縣財政局先後撥付專項經費2萬餘元。縣關工委駐會人員每人配備了一臺電腦,購置了照相機、錄像機、彩色打印機、復印機等,基本達到網上辦公的硬件條件,有力保證了網上關工委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落實改善基層關工組織工作條件的措施。縣關工委要求基層關工組織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必須有獨立操作權的電腦,並將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當中。對沒有電腦的基層關工組織和個人,我們逐個幫助解決。目前,全縣各基層關工組織已經全部配備了電腦,並能做到及時互動。

  三是落實網絡平臺,開闢網頁、郵箱、組建微信群。我們建立了勃利縣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網關心下一代工作網頁,利用『B2S』模式做到正能量信息在廣大五老中共享,五老分別加入微信群,公眾號,打開手機就能看到省市縣關心下一代工作信息、經驗和開展的各項活動並通過手機進行傳播。關心下一代工作網頁創建以來,共儲存各種文件、稿件1558篇,文字76萬多,照片51幅和視頻23個,進行數據分析的典型事例46個。全縣各基層關工委和五老共建立37個微信群、QQ群,其中縣關工委建立3個微信群,即縣關工委微信群、教育關工委微信群、民營企業關工委微信群,與161名五老、296名關愛對象、262名家長、194名老師、53名社會人士實現互聯互動。全縣各基層關工委共聯系了37632名青少年、家長、老師和社會人士。目前,全縣有776名五老做到了『六會』,即會用電腦打字;會用電腦收發電子郵件;會用手機收發短信;會在電腦上用QQ收發、下載信息;會用智能手機『微信』收發信息、加入微信群互動;會用電腦或智能手機上網查詢、下載關心下一代工作資料。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縣關工委實行網上辦公,利用網頁、郵箱和微信群,搞好上傳下達,使上級關工委的文件精神、領導講話,外地的經驗及時傳達貫徹到全縣基層關工組織,也使全縣關工組織的工作活動情況及時上報到省市關工委。截止7月未,共上報省市關工委各種文件、材料138篇(張),轉發中國關工委和省關工委文件、領導講話19份,外地經驗材料61篇,下發文件、通知16份,播放錄像講話6次。勃利縣五老微信群發表36名五老抗疫情詩歌518首,宣傳報道稿件91篇。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新聞聯播、黑龍江日報、省關工委網站、《雙陽紅》雜志及市縣新聞媒體刊登勃利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稿件43篇,照片53張。

  三、充分發揮網絡作用,是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重點

  在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中,我們堅持以開展網上活動為重點,充分利用網頁、微信群、QQ群、公眾號和五老、青少年的智能手機在網上開展各項活動。

  一是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2019年清明節期間,倭肯鎮中心校等12所中小學組織4782名學生到烈士陵園參加傳承紅色基因祭奠活動。縣關工委主任趙福軍緊密聯系勃利抗戰歷史,聯系青少年實際,對第二中學、逸夫小學等學校的師生和武警中隊官兵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第四中學發揮多媒體和閉路電視作用,設總會場和以教學班為單位的分會場,聆聽趙福軍同志的報告,並將主題教育報告會和主題班會結合起來,使全校1100多名師生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將上述活動制作成專題片在各微信群和大美勃利公眾號上進行宣傳報道,在全縣引起了強烈反響。2020年『七一』前夕,趙福軍主任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優秀黨員』為主題,以勃利人『勇於抗爭、甘於奉獻、艱苦創業、敢為人先』的勃利精神為重點,給元明街道關工乾部、五老和社區黨員乾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主題教育黨課,使與會人員受到深刻教育,並通過網上視頻公眾號等新聞媒體傳播到千家萬戶。

  二是開展青少年勞動實踐活動。為鼓勵青少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我們連續幾年在網上交流平臺展示五老和陶藝大師陶藝制作流程,組織全縣青少年開展陶藝大賽,展示青少年陶藝制作品上千件,共有3500人次參加比賽,做到了青少年覆蓋面廣,自己動手制作興趣濃,受黑陶民族文化體驗深,增強了青少年了解勃利、熱愛勃利,建設勃利的使命感。

  三是開展『五老為家庭教育做榜樣』活動。我們在大美勃利公眾號和廣播電視臺舉辦家風家教系列講堂,聘請五老做專題講座12次。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聘請老專家、離退休老乾部、優秀講師、家庭教育志願者成立講師團,利用家長微信群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堂活動,共講38課,有10926人受到教育。我們還利用手機進行網絡微課,開展家庭教育讀書、心理諮詢等活動,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格局。

  四是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我們以『騰飛中國、輝煌70年』為主題,組織『五老』在網上結合自身經歷,著力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改革開放故事,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緊扣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群體的思想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分層分類的活動載體和實踐項目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我們堅持新媒體化方向,強化互聯網思維,運用各學校班班通遠程網,播放專題教育片,增加感染力。各中小學校關工組織積極參加開展『騰飛中國、輝煌70年』為主題的網上征文、演講、攝影繪畫等活動,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今年上半年,勃利二中、教育示范幼兒園等關工領導小組,圍繞世界讀書日,廣泛在青少年、兒童中開展征文、演講等線上各項活動,通過微信群、公眾號在全縣宣傳推廣,得到社會各界贊譽。

  五是開展『鄉村振興五老行動』活動。我們在網上動員社會各界,為全縣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青少年籌集資金41.8萬元進行救助。基層關工組織建立網上困境留守兒童愛心聯系卡,內容有生活、思想狀況等信息。建立網上『手拉手結對幫扶』。全縣五老同留守困境兒童在網上談心、家訪,為困境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建立網上校外困境留守兒童輔導站,關愛孩子們的學習、心理健康、文化娛樂生活。

  在精准扶貧工作中,五老在網上發揮善於育人、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優勢,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進行革命優良傳統教育,做到給其信心和勇氣,給其規劃和目標,給其典型人物示范。充分發揮五老科技優勢,開展『學、育、奔』活動。全縣舉辦網上農業技術培訓班、科技大集、知識講堂,科技簡報,科普園地,讓先進的科學技術理念、知識和經驗通過互聯網根植在青年中。通過網站、微信群、公眾號等樹立推廣搶墾鄉吉祥村、青山鄉奮斗村等村的典型經驗;總結推廣老軍人、勃利縣黑龍江中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東,幫扶廣大青年脫貧致富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五老和先進青年帶動當地貧困青年脫貧的典型,使青少年學習有榜樣,奮斗有目標,有力推動了『學育奔』活動的深入開展。

  在網上樹立『十百千萬』活動典型。全縣湧現出各類典型45個,其中王立斌獲全國雙帶先進個人。勃利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事跡在省關工委網站登載。幫助青少年解決實際困難的五老張曉東、安樹友、張文清;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青年人纔王立斌、張守坤等人典型事跡材料在網上登載,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受到農村青年的普遍歡迎。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