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抓好五個環節 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
2020-10-14 14:2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抓好五個環節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

  哈爾濱市道裡區關工委

  2020年9月

  哈爾濱市道裡區關工委近幾年來,在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工作中我們一直注重抓好五個環節,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抓認識,克服認識不足和畏難情緒,努力增強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的自覺性、自信心

  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首先遇到的是思想障礙問題。一些人對網上關工委建設意義認識不足,認為關工組織大多是退休人員,能夠借助網絡收發信息就已經很不錯了,對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信心不足;還有一些老同志在網絡操作方面存在畏難情緒。這類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開展此項工作的自覺性、自信心。為此,我們首先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家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一)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而不是一種過高要求。我們多次利用月例會時間組織基層關工委駐會主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思想及相關論述,學習國家『十三五』規劃、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學習中大家共同認識到,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和廣泛運用,社會生活中各個領域的信息傳遞速度都在不斷加快,整個社會發展和社會生活都在不斷提速;從本區情況看,無論是行政工作還是黨群工作,信息交流大多都已在網上進行。這些情況表明,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已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大勢所趨,再耽擱下去就會影響整個關心下一代工作大局。

  (二)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可以利用本地區所有網絡資源借勢而上,不需要一切另起爐灶。目前全區設有一個中心網站——道裡區人民政府網站,依托中心網站設有關心下一代工作網、道裡教育資源網等若乾個二級網站(不單設機房)。近年來,隨著網絡不斷發展和智能手機日益普及,從區委、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到各個街鎮、社區(村)以及各中小學校,都相繼建立了微信群、電子郵箱,部分單位還建立了QQ群、博客和微信公眾號。這些網絡資源在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過程中完全可以利用。

  (三)推進網上關工委工作模式可以從基層實際情況出發自主選擇,不需要『一刀切』。從本區情況看,區關工委設專職人員5人(退休4,在職1),有專用辦公室、電腦和專用經費;街鎮關工委設專職1人(退休),有專用經費,辦公室和電腦多半與其它單位合用;社區(村)的關工委未設專職人員,具體工作由一名副職兼做,但社區乾部大多比較年輕,在使用網絡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上述情況表明,在基層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存在『兩頭強中間弱』的問題,即區級和社區這兩頭較強,中間環節——街鎮關工委力量較弱。教育系統的情況也很相似,區級和學校這兩頭較強,中間環節——教育局關工委(退休2人)較弱。由此可見,區關工委在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采用區街聯動方式,以多種形式帶動、幫助街鎮、教育關工委的工作。

  二、抓硬件,建立『一網五群+3』工作模式,完善相關工作制度

  (一)一網:完善區關工委網站功能設置,使之成為網上關工委建設綜合平臺和數據庫。本區關工委網站建於2012年,首頁分為當前工作板塊(以圖片、簡報方式反映全區當前工作情況)和工作資料板塊。從2019年起,又新增一個品牌互動板塊,設立十小明星、愛心傳遞、法治園地、百姓舞臺、剪報沙龍、心靈驛站等六個品牌欄目。在建立數據庫方面,為了便於梳理和查詢,劃分為政府文件法規、上三級關工委文件、相關部門工作資料和關工組織資料等四個類別。八年來,網站先後刊發簡報120餘期,刊發圖片1500餘張,刊發各種文件、法規330餘篇,各種宣傳文稿600餘篇,各種集體、個人經驗材料300餘份,總計入網資料達500餘萬字。

  (二)五群:設立QQ群、公眾號.微信工作群、微信學習群和微信交流群。實踐表明,QQ群和微信群的群員人數都不宜過多,群員過多就會導致內容分散,關注度減弱。由於手機屏幕小,內容過多過雜也會影響信息的有效利用。我們的應對措施就是逐級建群、分類建群。

  一是建立區關工委QQ群,群員含區關工委和各街鎮、教育局關工委全體人員。鑒於QQ群具有群發功能,主要利用它下發工作文件、文字較長的經驗材料及各種圖表;要求各街鎮在相對固定的電腦上接收信息,及時在電腦上設立文件夾保存。

  二是建立區關工委公眾號。公眾號的特點是容量大(可容納5000人)、覆蓋面寬,『單向發布信息』(我發你看),群員不僅包含街鎮關工組織人員,還包括各個社區(村)、中小學校等基層單位負責人及部分五老骨乾;主要用於辦網絡簡報。

  三是建立區微信工作群,群員含各街鎮、教育局關工委駐會主任。鑒於微信群的特點是傳輸圖文、聲音、視頻快捷,互動方式簡便,主要用於下發日常工作通知(以及安排需要馬上落實的其它事項)和相關信息互動,不得插入其它信息。

  四是建立區微信學習群,群員除基層關工組織人員外,還包括部分五老骨乾和學校教師。學習群設置新知識簡介、好作品推薦等欄目,現已編發黨史、國史、時事政策、青少年教育等方面小資料247期,約15萬字。 五是建立區微信交流群,群員包括區、街、學校關工組織人員和部分五老骨乾,主要為大家提供交流思想、討論問題的平臺。

  實踐證明,實施逐級分類設群,收發信息的雙方很容易找到契合點,也有利於節省查詢時間。

  (三)+3:即加上個人微信、電子郵箱、手機短信等3種方式。個人微信:有很多信息通過個人微信溝通即可,不需要在『群』裡進行,所以需要建立個人微信。電子郵箱:其特點是接收方輸入密碼方可打開收信頁面閱讀、下載信息,主要用於街鎮關工委向區關工委反饋工作信息。同時,也有利於及時發現漏報單位(郵箱頁面可同時顯示若乾個發來電子郵件的單位名稱),以便及時督辦。手機短信:人們在日常工作中為了節省流量手機不會總是處於在線狀態,有時因電量不足也會關機,遇此類情況即可采用發短信方式,待機主打開手機時就會看到接收短信的信號及時查閱。

  (四)完善工作制度。包括:——組建網絡信息編委會。主任、副主任由區關工委主任、常務副主任兼任,另有一名副主任兼任五個群的群主,辦公室主任(在職人員)兼任網站站長,在編委會內設編輯部,聘請擅長文字、拍照、制作視頻的『五老』做編輯。——建立審稿制度。編委會主任負責對上網進群的重要資料把關,副主任負責對一般上網進群的資料把關,網站站長和五個群的群主分別負責初審。——建立定時上網制度。全區統一規定:區關工委每天上午10點前登陸區政府網站和上三級關工委網站、微信群,各街鎮和教育局關工委每天上午10點前登陸區關工委網站和微信工作群(查看學習群、交流群可另安排時間)。——建立網絡鏈接。為了擴大基層關工組織對外聯系通道,我們在網站首頁下方設立了鏈接區域,鏈接了上三級關工委網站和部分省內外網站,總計25個。2017年區關工委與哈爾濱新聞網聯合開展『網評十佳小明星活動』,借助新聞網的陣地,將當年評出的百名十小明星作為候選人連同其事跡一並發布,倡導區內外居民關注並投推薦票(一部手機只能投票一次),最終有19萬餘人參加投票,擴大了爭做十小明星活動的影響。

  三、抓培訓,努力使基層關工組織人員和五老骨乾掌握『六會』基本功

  近年來電腦、互聯網的發展非常之快,以致於沒等老同志熟悉電腦的基本功能,手機、網絡就出現了;沒等老同志熟悉手機、網絡的基本功能,集手機、網絡於一體的智能手機又出現了。當下,社會上有關電腦、網絡的書籍很多,但大部分只適合年輕人閱讀。有鑒於此,我們針對老同志的特點,本著『先學電腦、再學網絡』的思路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編寫了『六會』基本功資料,倡導65歲以下基層關工組織人員自行學習。內容包括:1、會使用電腦、手機查詢、打字,2、會使用手機拍照、錄音、錄像、截屏,3、會使用手機收發短信、會在電腦上收發電子郵件,4、會在電腦、手機上利用QQ群、微信群收發信息,5、會使用手機登錄、瀏覽公眾號,上傳信息,6、會使用電腦、手機編輯有關資料並將手機和電腦上的圖文資料相互轉換。,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采用集中培訓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幫助老同志補『短板』。

  (一)集中培訓,主要利用工作例會進行。如2019年3月,我們在駐會主任月例會和各中小學校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培訓會上,結合傳達貫徹省關工委《關於全面深入建設網上關工委的指導意見》,進行『六會』基本功培訓,並下發了『六會』基本功培訓資料。

  (二)個別指導,主要在平時工作中進行。有些老同志年紀大,記憶力弱,學電腦、學上網單靠一兩次集中培訓遠遠不夠,還需要經常給予個別指導。區關工委副主任孫玉榮和辦公室主任楊迪都屬於『網絡高手』,在平時工作中經常針對一些老同志使用電腦、網絡遇到的具體問題給予個別指導。截至目前,全區各街鎮和教育局關工委32名專職人員中,有24人已全部掌握『六會』,佔總數75%。其餘的也能夠基本適應網絡工作要求。

  (三)鼓勵自信。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向老同志講『人爭一口氣』的道理:你不懂電腦、網絡,就會被年輕人甚至家中的晚輩輕視,就會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相反,學懂了電腦、網絡,既有利於實現『老有所為』,生活中也會增加很多新的樂趣。同時運用多種方式宣傳身邊典型,激發老同志增強自信心。

  四、抓指導,指導基層關工組織建立微信群,注重發揮群的作用

  (一)指導基層建群。為便於開展工作,要求各街鎮關工委分別建立三個微信群,即工作群(發布工作任務)、學習群(發布學習材料)、交流群(討論交流),以促進信息交流分類別有序進行。目前各街鎮均已建立三個群,總計69個。部分單位還聯建了公眾號、QQ群。社區(村)關工委一般通過聯建的『社區微信群』開展工作,目前建有微信群187個,另有部分社區建有『黨員、五老群』。教育系統目前教育局關工委建有兩個群,一個中學群,一個小學群。各中小學校已普遍建立學校和班級兩個層面的微信群,學校層面建有160餘個,班級層面建有微信群1500餘個。

  (二)注重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由於各街鎮、社區(村)和各中小學校的關工組織在人員配備、自身素質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開展網上關工委建設很難做到整齊劃一。為了便於區、街鎮和社區(村)三個層面的網上關工委建設對接,我們注重在不同層面、不同類別的街鎮、社區、學校等單位抓試點,通過總結、宣傳試點單位的做法引導其它單位借鑒。

  在街道(鎮)層面,先後總結了工農街道關工委『以街道、社區公眾號為基礎、抓好街道、社區兩級網上關工委建設』的做法和城鄉路街道關工委街道與社區聯手的做法. 在 社區層面,先後總結了新華街道顧新路社區關工委和尚志街道西十五社區的做法。顧新路社區通過『黨員、五老群』和部分『居民組長群』社區五老骨乾保持聯系。2019年4月,他們結合開展『爭做十小明星活動』,通過微信群引導孩子爭做社區圖書小管理員(管理社區圖書)、社區小志願者(擦社區宣傳版、揀社區綠地垃圾、清除樓道小廣告等)。目前小志願者已發展到13人。

  在學校層面,我們先後總結了經緯小學、36中、現代職業中學等單位的好做法。如36中由德育副校長直接負責辦微信公眾號,每天將校園活動圖文信息輸入公眾號,全校教職員工都可隨時收看,大家也可以在頁面留言(按下留言圖標)做各種點評,對中肯的點評,群主會直接輸入公眾號。在班級層面,總結了歐洲新城經緯小學一年四班的做法,班主任王新在班裡先後建了四個群:一是QQ群,群員包括全班學生的父母,主要用於發布學校各項活動的基本要求,每天抓拍一些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精彩瞬間分類入群,讓家長們能夠及時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長進步。二是微信群,涵蓋全班學生的父母,主要用於發布全班近期開展的活動情況。三是家長委員會群(小微信群),群裡的十幾位學生家長經常與老師一同商討孩子教育事項,討論比較成熟的內容再發到大微信群裡,讓大家分享。四是微信公眾號,主要反映本班『歐寶寶小義工——雛鷹志願服務隊』的活動情況。班級還建立了博客,設立『美文朗讀天地』、『班級活動摘記』等欄目,經常發布學生們的優秀作文。

  五、抓融入,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網上活動

  促進網上關工委建設不斷發展的關鍵,就要使其不斷融入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之中。2020年以來,疫情防范工作成為當下工作重心,我們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和中關工委【2020】3號、4號文件精神及省、市關工委的有關要求,在組織引導各級關工組織主動參與群防群治工作中,十分注重發揮網上關工委的作用。今年6月25日,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對我區關工組織參加群防群治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批示內容為:你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發揮關工委同志們的作用,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工作,創新工作模式,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各種抗疫活動,特別是采用圖片展示的同志們的實際行動,令人敬佩。祝賀你們在抗擊疫情中作出的貢獻。最後祝同志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顧秀蓮主任的批示傳達後,令全區上下受到極大鼓舞。區委書記肖彬第一時間做出批示:要以『國家領導的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再創輝煌業績』。上半年,圍繞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一是努力做好防疫宣傳工作。在春節期間、寒假期間,我們利用網站、微信群,積極引導廣大五老和青少年正確對待疫情,自覺宅在家裡支持抗疫。區關工委舉辦3次抗疫網上視頻集會,網上轉發市、區防疫公告18份,轉發有關保健常識50餘篇,編發五老和青少年參與抗疫先進事跡近百篇。組織各街鎮關工委學用『騰訊APP』軟件,利用『美篇』軟件平臺制作防疫美篇13篇,利用『小年糕』平臺制作抗疫相冊,收到良好宣傳效果。

  二是安排辦公室主任(在職)參加街道檢測卡點執勤,前後共三個半月。同時對那些身體條件較好、主動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的基層關工組織人員和五老骨乾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開展防控工作以來,很多街道關工委駐會主任以及街鎮五老骨乾,都能夠在住地社區自覺參加看門護院、測體溫、入戶宣傳、代買生活用品等抗疫活動。省優秀『五老』撫順街道關工委主任岳傳生,利用身兼社區文化中心主任的優勢,疫情期間主動組織老同志們居家創作,編寫快板、歌曲、器樂獨奏,並錄制成小視頻發至群裡。

  三是先後6次協調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慰問、支援抗疫活動。如5月15日,區關工委聯合區文明辦等六部門向轄區文明單位、愛心企業倡議防疫期間不忘扶貧,並協調愛心單位出資六萬元,向全區100名低保邊緣家庭孩子發放救助金,每人600元。全國精神文明報和市電視臺、市廣播電臺給予報道。最近,為落實區委全會要求、響應中國關工委等11個部門關於做好疫情期間關愛工作的號召,在全面排基層有關情況的基礎上,區關工委牽頭協調哈爾濱市道裡區慈善基金會出資120萬元,擬聯合區婦聯、區殘聯等8個部門共同在在國慶節前向全區2000名弱勢群體家庭的孩子發放救助金(每人600元)。

  四是開展『小手拉大手,做健康小達人活動』。針對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學生寒假時間延長、開學時間推遲等情況,我們結合爭做十小明星活動(其中之一為『特長小達人』)引導中小學生爭做健康小達人。倡導全體學生做到『三自覺』和『九要』。『三自覺』即:自覺專心上網學習,自覺居家鍛煉,自覺學做家務。『九要』即:必要外出要戴口罩;飯前便後要洗淨手;每日刷牙要殺毒菌;內外衣服要勤換洗;定期全身要洗好澡;協助家長要勤通風;堅持室內要健身體;新冠病毒要家中防;網絡學習要各科優。5月28日,全區集中表彰了30名健康小達人,哈爾濱電視臺當晚進行播報。

  五是開展『大手拉小手,做疫情防控五老達人活動』。鑒於疫情防控工作轉入常態化,區關工委決定從下半年開始,在全區關工組織系統開展『大手拉小手,做疫情防控健康五老達人活動』,並提出了『六帶頭』基本要求,即:1、帶頭做到勤洗手,勤通風、少出門,少聚集;在公共場所自覺遵守戴口罩、測體溫、一米線、掃健康碼等規定。2、帶頭向子女、親友、鄰居、老同事宣傳常態化管控小區六項規定,並在家中落實好相關防范措施。3、帶頭學會一、兩項簡便易行、確保身體安全的健身方法。4、帶頭為住地社區、村屯疫情防控工作辦一件實事(如向青少年宣傳一次疫情防控常識)。5、帶頭宣傳艱苦奮斗、勤儉持家傳統美德,鼓勵家人和周邊群眾正確對待疫情帶來的暫時困難,以實際行動自覺為政府分懮。6、帶頭向組織上(通過電話或微信群)推薦一、兩件防疫工作好人好事(含自覺克服生活困難的事例)或推薦一、兩名中小學生健康小達人事跡。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