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紮根基層法院,兢兢業業;她,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她就是劉春榮。

11月24日下午,劉春榮在北京與其他19名法院系統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一起,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接見。


她是哈爾濱市巴彥縣人民法院原興隆人民法庭庭長、審判員、一級法官、哈爾濱市人大代表、中共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第六屆全國女法官協會理事。曾榮獲全國模范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我最喜愛的好法官』、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法院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十佳』公僕、哈爾濱市最美公僕、感動哈爾濱人物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
愛崗敬業 紮根基層
興隆法庭轄區有6個鄉鎮,20多萬人口,案件數量年均在500件以上。由於各種原因,興隆法庭的乾警始終沒有按標准配備,特別是2013年法庭的副庭長退休後,就只有她這一名法官。為此她貪黑起早,放棄節假日的休息,加班加點地審理案件。
有這樣一起土地糾紛案件,原、被告為爭一壟土地而爭執多年,每到春耕就吵架,嚴重時更是打的頭破血流,兩家甚至揚言不惜出人命也要爭這壟地。眼看就要開庭,劉春榮突患重感冒,高燒不退伴隨劇烈咳嗽,醫生讓她休息治療。可春耕不等人,程序不能緩。如果延期開庭,有矛盾轉化昇級的風險,所以劉春榮堅持正常開庭。庭審時,她每說幾句就會咳嗽一陣,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沙啞,臉也燒的通紅。

在調解階段,她耐心地向雙方釋明法律,並請來村委會主任一起做工作,從兩家父輩就是好鄰居相處如一家人的角度,勸導雙方各讓一步,原、被告被她的執著打動了,不約而同的走到她前面,對她深深的鞠了一躬,說:『劉庭長,我們不再爭了,我們同意調解。』看到他們在調解書上簽字,兩個『仇人』重歸於好,劉春榮欣慰地笑了。
服務大局 力促和諧
興隆鎮是巴彥縣最大的鄉鎮,一鎮通『四縣(市)』,也是巴彥唯一通火車的鄉鎮,城鎮經濟比較發達。但隨著近年來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一些社會矛盾也凸顯出來。
2013年,轄區某村18戶村民要求村委會給分地,多次協商未果後,以韓某、姜某為首的老百姓多次大鬧鄉政府還進京上訪。為此轄區黨委政府多次找到法庭請求調處矛盾糾紛,但因該案不屬法院受案范圍,無法進入訴訟程序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劉春榮沒有一推了之,而是從大局出發,多次到18戶村民家中了解情況,並根據他們的要求向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在走訪中,她了解到帶頭的韓某家庭生活非常困難,有80歲的老母親需要贍養,因兒子離婚,還有4歲孫子也要撫養,而韓某本人已60多歲了,如果分不到地,將失去生活來源。為此,她多次找到村委會和當地政府,建議按政策給韓某一定的照顧,經過協商,政府為韓某全家辦理了低保,當韓某從劉春榮手中接過低保存折後激動地說:『謝謝劉庭長,如果不是你幫忙,這事肯定不成,我這幾年上訪、打官司,都和村上打出仇了。現在您為我著想,我也不能不講道理,我和其他人再也不上訪了。』後來,在她的建議下,村、鎮兩級政府妥善解決了18戶村民的土地問題。據統計,幾年來,她共協助轄區黨委、政府妥善處理群體性糾紛20餘件,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情系百姓 排懮解難
法庭是人民法院聯系群眾的窗口,也是為百姓排懮解難的前沿陣地,而劉春榮就是前沿陣地的排頭兵。2015年春節年三十的晚上,她正和家人包餃子准備年夜飯,忽然接到了值班乾警的電話,說法庭門口來了一個老太太非要告自己的兒女,不給處理就不走。聽到這個消息,她立即趕到法庭,看著老人凍的哆哆嗦嗦,她立即給老人倒上熱水並讓值班乾警找件棉衣給老人披上。在交談中了解到老人已82歲了,有四個兒女,她在兒女家輪流生活。幾個兒女因為房子和土地分配產生了矛盾,把氣都撒到老人身上,弄的老人無處容身,這纔迫使她大年夜到法庭來起訴。

了解情況後,劉春榮和值班乾警立即陪著老人驅車來到老人的大兒子家,並把其他三個子女也都找來,在子女和老人都充分表達想法後,她對老人的子女懾之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特別是指出在過去那麼艱苦的歲月,老人一個人能養活他們四個兒女長大成人,而今天生活這麼好了,為了爭點家產,四個子女竟在大年夜讓老人無家可歸,孝心何在,良心何在。在她嚴肅的批評教育下,四個子女紛紛向老人認錯。劉春榮也當場讓他們簽訂了贍養協議,一場家庭糾紛就此化解。從老人家出來時,已是午夜時分,回望老人家裡溫暖的燈光,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雖然她又一次失去了和家人吃年夜飯團圓的機會,但一人的不團圓,能換來老人全家的團圓,她的心裡仍然充滿了幸福感。
幾年來,她的足跡已走遍了轄區的每一個社區、村屯,成了名符其實的『本地通』,同事們開玩笑地說,只要你說出一個屯名,就是蒙上劉庭長的眼睛她都能找得到。的確,31年的法庭工作,她已融入到這片黑土地中,每當老人們關切地叫她一聲『閨女』,每當同齡人熱情地喊她一聲『大姐』,每當小朋友甜甜地喚她一聲『阿姨』,她的心裡都是滿滿的溫暖和欣慰。
堅守一線 衝鋒在前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興隆法庭要包保四個小區共700多戶的值守任務,劉春榮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難,每天早7點到晚7點半帶領工作人員嚴密排查進出人員,監測過往人員體溫,勸導群眾減少外出,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幫助采買生活物資。因值守人員有限,從早7點一直到晚7點半沒有人換班,無論是寒風凜冽還是大雪紛紛,從天色微亮站到夜暮降臨,累了就上車坐一會,餓了就吃口方便面,渴了就喝瓶礦泉水,連上廁所都是個難題,但劉春榮沒有一句抱怨,她所包保的小區居民未出現一例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無癥狀感染病例。劉春榮用實際行動表示,平日裡,她是人民法官,肩負公平正義,戰役時,她是鋼鐵戰士,護衛群眾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