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2月9日訊 為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嫩江市牢記初心使命,強化為民情懷,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工作中、體現到行動上,不斷加強民生事業投入力度,努力補齊短板,織牢織密民生保障網,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加快建設美麗縣城。嫩江市不斷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完成全市村莊規劃及國土空間規劃『底圖』,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城區基礎建設,推進福民大街北延道橋工程,加快200套公租房建設進度,完成道路維修、排水管網改造、低溫樓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供水廠改造工程及生態景觀公園、通江街休閑廣場、北京電影學院紀念園、建設公園的綠化、園路、長廊及涼亭建設任務。深入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加強農村道路、邊溝、柵欄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打造10個基礎條件好、發展能力強的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
抓好就業頭等大事。牢固樹立就業是最大民生的理念,積極有效應對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和衝擊,強化扶持企業、穩就業舉措,落實創新創業政策,持續開展線上『春風行動』招聘活動、職業技能培訓,增強創業服務能力,紮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支持企業開展『共享用工』,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全力保障『托底』民生。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受益面,按時足額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保障金。加大受災群眾、空巢老人、孤殘棄兒童、農村留守老人和兒童等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全力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提昇公共服務供給。按照年初確定目標,爭取12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樓及附屬用房維修改造、3所農村學校取暖設施維修改造工程全部完工,高級中學教學樓完成主體工程,長福學校教師周轉房投入使用,推動職教中心專業學科納入全省中職『雙優』建設計劃。爭取中醫醫院改建項目投入使用,根據疫情變化及時調整工作重點,有序恢復醫院各項診療服務,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牽動,加快構建『大數據+網格化』、黨建引領業主委員會參與社區治理的城市管理格局,持續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著力完善信訪案件快轉快辦快結機制,按照市委確定的『五項責任管理』要求,嚴格落實『屬事化解』和『屬地穩控』責任,堅決遏止到省進京越級訪。進一步落實落細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深入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不斷強化企業、校園、交通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避免發生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著力完善森林防火管理機制,加強預防和撲救投入,確保實現全年無重大森林火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