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2日訊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生產力、創造力,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優化營商環境,是檢察機關的政治責任,也是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牽引。全市檢察機關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提昇服務企業質量,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切實增強優化營商環境的檢察自覺。忠實踐行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牡丹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是檢察機關的重要任務。全市檢察機關要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意義,提高站位、強化責任、主動作為,把優化營商環境與檢察機關服務中心大局工作有機結合,與履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責任有機結合,切實提昇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質效。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懮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落實檢察機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職責,更好地守護社會平安、維護公平正義。要聚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積極參與反腐敗斗爭,主動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為牡丹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檢察力量。要服務保障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順利召開,著力優化旅游產業營商環境,嚴格把握好司法辦案尺度,依法妥善辦理影響企業發展的案件,服務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找准檢察機關優化營商環境著力點。法治既是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檢察機關要強化法治觀念,提昇法治能力,立足檢察職能作用,找准優化營商環境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為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要始終堅持正確的司法理念,充分履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等職責,依法查辦危害、破壞營商環境的犯罪,准確、及時、有效打擊涉及民生、金融、稅收征管、侵犯企業家財產權、經營自主權等領域的違法犯罪。要抓好最高檢、省檢察院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規定和市檢察院25項措施的落實,依托派駐工商聯檢察聯絡室、院領導聯系重點企業等平臺和機制,積極傾聽企業訴求,做到企業有需求、檢察有回應。要繼續推進『掛案』清理專項工作,落實最高檢開展的『涉非公經濟申訴案件專項清理和監督活動』要求,嚴格把握好司法辦案尺度,依法妥善辦理影響經濟發展尤其是涉民營企業案件,堅持依法懲處與平等保護相結合。要認真開展涉民企案件羈押必要性審查,嚴格落實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依法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的要求,對必須捕、必須訴特別是涉黑涉惡、罪行嚴重的犯罪,也要堅決嚴懲不貸,著力提昇司法辦案綜合效果,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和守法合規經營提供有力法治保證。
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切實提昇檢察機關服務能力和水平。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服務企業發展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全市檢察機關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積極營造親商、護商、安商、興商的良好環境。要結合司法辦案,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和警示教育,積極參與營商環境綜合治理,幫助企業查找、管控自身風險,防止違規違法行為造成合法權益受損。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和發案規律,及時提出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增強競爭力和發展後勁。要深入踐行『老百姓主張法律公道不求人』承諾,提昇窗口部門服務質效,充分利用來信、12309檢察服務中心、12309熱線多種途徑接待群眾來訪,確保群眾來信來訪件件有回復。對於涉企信訪舉報,堅持做到優先受理,及時反饋,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要有針對性選擇案件進行公開聽證,擴大公開聽證案件范圍,積極探索涉及危害企業利益、影響企業發展典型案件的公開聽證,以公開聽證『小切口』引領司法為民『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