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是莊嚴神聖的,任何人在法庭上都要遵守法庭秩序。可是總有當事人不聽指揮、不聽勸告,非要以身試法。今天一起去看看法庭上的那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奇葩事兒。
趁人不備藏匿證據
近日,齊齊哈爾碾子山區法院在調解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原告張某豐因記恨被告李某不償還欠款,趁人不備將被告李某所有的一張金額為14000餘元的欠據原件(該欠據為另案證據)藏匿起來……
發現證據丟失後,法官立即嚴肅告知在場的當事人藏匿、毀滅證據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和應負的責任,但原告張某豐始終極力否認藏匿證據的事實。經過該院技術部門調取庭審調解時的監控畫面,查實了是原告張某豐趁人不備將該證據偷偷塞進自己口袋。
面對無法抵賴的事實,張某豐最終承認是趁法官主持雙方當事人調解,大家核對欠款數額時,藏匿了該證據並進行撕毀的違法事實。
事件發生後,碾子山區法院對張某豐采取強制措施。張某豐毀壞證據的行為嚴重妨礙了法庭審理秩序,並給案件的審理工作造成困難,影響十分惡劣。


法官對張某豐進行了訓誡。經過法官的批評教育以及耐心的釋法說理,張某豐最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連聲向被告李某道歉,誠懇地寫下悔過書,並主動積極賠償了由此給李某帶來的損失。
為維護司法權威,嚴肅法庭紀律,嚴厲懲處妨害訴訟活動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法院決定對原告張某豐罰款人民幣10000元,限其在規定時間將罰款交至法院。
無視法庭紀律聊微信
近日,牡丹江市西安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時,被告和一名旁聽人員違反庭審紀律,用手機微信互發案件相關信息,被法院責令具結悔過。法院依據規定對兩人各處以100元罰款。
該案開庭審理時,書記員已宣讀法庭紀律,旁聽人員王某依舊無視法律規定,與被告劉某使用手機微信討論案件相關信息。值庭法警依據審判長的指令,將王某和劉某帶出法庭調查詢問。
詢問時,兩人一直狡辯,拒不承認在庭審期間互發微信。

法警查看了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調取了法庭監控錄像。在證據面前,兩人低頭認錯,並寫下了悔過書。
法律權威不容挑釁,法庭莊嚴不容侵犯。妨礙法院審判秩序,必將受到法律的嚴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