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訊 落戶各類企業、工商戶115戶,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納稅2048萬元,從業人員1200餘人,引導就業3000餘人……兩年中,牡丹江華創文化創意產業園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也是牡丹江市推進新文創產業發展的一項有力舉措。近年來,牡丹江市大力發展新文創產業,為人纔搭建就業創業平臺,建立多層次的文化創意人纔培養體系,同時完善扶持政策,積極創造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域外高端人纔的政策環境和人文環境,讓新文創產業迸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培育本土人纔,建立多層次文化創意人纔培養體系
談及牡丹江市新文創產業,不得不提的便是領軍級人物、網絡文學界如『大神』般存在的『耳根』。耳根,本名劉勇,2009年時毅然辭去英語教師工作,專注於網絡仙俠類小說創作,處女作《仙逆》開創了仙俠類小說寫作的新格局,其後《求魔》更入佳境;《我欲封天》摘得當年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年度桂冠,並獲得黑龍江省文藝獎二等獎,亮相美國納斯達克;《一念永恆》更是打破多項網絡紀錄,被譽為2016年網絡小說第一神作。
劉勇的仙俠世界,既天馬行空亦謹慎構思,是正直三觀在玄幻世界彰顯閃灼,也是細膩筆觸和嚴肅思考的完美融合。他在引人入勝中講故事,也在回味無窮中道哲理,更在廣闊平臺上做文學,獲得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網絡文學新人獎提名獎。在創作之外,他積極參與乾部培訓、學習和公益活動,他的仙逆、求魔游戲早已上線;一念永恆動畫已於今年在騰訊視頻開播,影視版預計2021年開拍;正在連載中的《三寸人間》版權也已由騰訊影業拍得,而且還帶動了許多網絡文學愛好者加入網絡文學創作隊伍。
據統計,目前僅在『起點中文網』注冊的牡丹江籍網絡作家已經超過1200餘人,其中有固定收入網文作家超過400餘人。在建立多層次文化創意人纔培養體系上,牡丹江市通過促進校企合作,緊跟不斷拓寬產業模式、延長產業鏈條的發展態勢,實施精准培養,為產業發展提供人纔支橕。在網絡文學創作方面,成立閱文集團牡丹江師范學院網絡文學院,依托耳根、勝己、小刀鋒利3位本地白金級作家,引進國內知名網絡作家、編劇工作室23個。同時,在音頻制播、視頻直播、游戲電競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積極引導新媒體從業者規范網絡行為,引領新風尚、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成為維護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的有生力量。
吸引返鄉創業人纔,積極搭建創業就業平臺
曾經一首《牡丹江的事兒》在網絡上走紅,這首歌曲的詞曲作者,便是從深圳央企辭職、回牡創業的白寒。離開深圳後,白寒邀請他南京的大學同學來到牡丹江,成立了黑龍江南藝之星傳媒演藝有限公司,公司於2019年開業。這是一家從事全媒體服務、藝術創意、傳播管理與危機管理業務的綜合類傳媒企業,開業一年內,在牡丹江地區形成最具影響力的全媒體品牌,並協助深圳、北京多家大型傳媒企業處理多次品牌危機事件。
在經營公司的同時,白寒輾轉多地,利用在南方的人脈資源,將一、二線城市的各類優勢項目引入牡丹江,極力促成一、二線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與牡丹江本地企業合作。今年11月初,由白寒協調,將網絡安全與保密人員培訓、從業資格認證項目引入牡丹江,與牡丹江航空學院共同合作,將設立該行業在東三省唯一的培訓、資格認證機構,並開拓了多條人員就業途徑。助力牡丹江與一、二線城市的產業同步,是白寒的夢想,他就像一個挑夫,挑著扁擔,從一、二線城市挑回新的信息,新的理念,新的項目。『下一步,想辦法讓牡丹江人享受到和一、二線城市一樣的便利生活。』白寒說道。
對像白寒這樣的返鄉創業人纔,牡丹江市積極搭建創業就業平臺。突出頂層設計,將發展新文創產業確定為市級產業發展戰略,出臺《牡丹江市關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強化體制創新,全面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采取政府指導、省市共建、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成立新文創產業招商專班、新文創產業發展指導服務中心和黑龍江華創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打造企業服務孵化平臺,提供『新七通一平』商務托管服務,為企業發展解決『後顧之懮』,為人纔引進、培育、成長提供良好氛圍。
不斷完善扶持政策,創新人纔保障機制
為創新人纔保障機制,牡丹江市制定出臺了《牡丹江市促進新文創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等激勵政策和扶持措施,目前已引進新文創產業各類頂尖人纔60多位,其中,以『唐家三少』為代表的『白金級』作家9位,以『瀟湘冬兒』為代表的知名編劇7位,以程琳為代表的知名導演6位,以『有聲的紫襟』為代表的知名音頻主播8位,以佟鑫為代表的頂級電競人纔3人,以『科羅廖夫』為代表的網紅大V數十人。
在培養機制上,牡丹江市支持新文創企業以無形資產、技術要素入股等方式,引入文化創意領域名家名流,促進科研機構、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新文創產業人纔培養基地。推動『政、企、校』深入合作,支持新文創企業與高校合作舉辦研修班和培訓班,加大資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精准定位培養方向和需求,培養一批真知、會乾、實用的新文創專業人纔。
在引進機制上,積極創造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域外高端人纔的政策環境和人文環境,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化創意和經營管理人纔隊伍。在支持新文創企業發展同時,重點給予突出貢獻者表彰和獎勵,對優秀文化創意人纔給予工作、生活相應優惠待遇,提供人纔配套公寓,鼓勵擁有特殊纔能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人纔在牡丹江落地安家,投資興業。
下一步,牡丹江市將創新評價體系發現人纔,建立以行業影響力和經濟指標為導向的人纔評價機制,加大扶持力度引進人纔,建設高標准梯隊培養人纔,創造良好的環境使用和留住人纔,進而推動牡丹江市新文創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