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訊 日前,省政府對各地老舊小區開工率較高、相關工作開展較好的市縣給予獎勵性補助,鶴崗市老舊小區改造數量居前,成為獲得此次獎補的5個地市級城市之一,而這只是鶴崗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之一。今年以來,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克服了疫情及雨季汛期的影響,全面開工、全力推進實施,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據了解,因全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整體都受疫情和汛期影響,鶴崗市調整計劃後實際改造共計251棟樓、89.29萬平方米、13172戶。截至目前,樓本體改造已完成70%,已經完成小區供熱管網改造5棟,剩餘改造工程結轉至明年。
今年,在老舊小區項目申報時按照國家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根據『一小區一設計、一小區一方案』的改造需求和實際改造內容,標准由低至高劃分為基本功能性改造、功能完善型改造、宜居型改造。根據不同的改造類型,重點進行了樓房本體改造、水電氣熱等設施改造、小區環境設施改造、無障礙改造、完善監控消防設施、完善便民服務設施6個方面的改造。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有效解決了配套設施老化、房屋破損、安全隱患、房屋不保溫等突出問題,居民居住環境大幅改善,更加宜居。
項目開工以來,面對工期緊、施工壓力大和住戶多、協調難等問題,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迎難而上,倒排工期,成立工作專班,定人定崗定責,指派管理人員進駐施工現場,做好作業人員入場前的三級安全教育和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嚴把施工質量關和安全關,確保項目紮實有序推進。同時,鶴崗市還多次召開老舊小區改造各專項研討會,召集相關單位及社區居民廣泛建言獻策。在建築立面改造方面,充分考慮了要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融合,迎合城市主色調,特別是西山樓小區在外牆設計上與南山體育公園相呼應的運動元素獲得一致好評。在居民小區使用功能的提昇方面,增建了便民市場、公廁,改造了休閑公園,共計增設了休閑小廣場18處,配建健身器材休閑座椅200餘套,有效提高了設計深度和實用性。此外,針對鶴崗市老舊小區存在的社區醫療防疫薄弱、社區養老機構不足等問題,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聯合市民政局及屬區政府等部門,積極向上爭取了小區外配套基礎設施項目,謀劃了興安區醫療衛生防疫中心、工農區先鋒小區養老服務中心等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老舊小區功能,滿足了百姓日常生活需求。
據介紹,為確保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建設任務,還百姓一個高品位的居住環境,老舊小區改造辦等部門搶前抓早做好工程前期准備。去年8月起,老舊小區改造辦組織各相關單位,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摸底和項目申報推進會議,進行改造項目內容確認,並廣泛征求意見。在2019年10月中旬出臺了《鶴崗市老舊小區工作實施方案》,以文件形式明確了工作任務、工作職責和推進措施。今年3月,鶴崗市全面啟動了2020年度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各區全面開展拆違工作,市建築設計院組織人員進行樓房施工圖設計和造價審核,全面做好改造工程的前期准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