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搜 索
制度先行 應用導向 全面提昇城市信用水平
2020-12-30 10:46: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制度先行 應用導向 全面提昇城市信用水平

綏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董文琴

董文琴副市長。

  近年來,綏化市把社會信用體系作為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昇社會治理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誠信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誠信龍江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緊緊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強力推進信用信息平臺建設、信用制度機制建設、信用信息數據歸集以及聯合懲戒和應用場景建設,城市信用水平不斷提昇。截至2020年9月,我市在全國地級市中的城市信用綜合排名為99名,全省位列第3名。

2018年1月召開綏化市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會。

  一、夯實基礎,建立信息數據平臺。綏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各位副市長為副組長的綏化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強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9年10月,綏化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成並投入使用,同步完成了和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互聯互通,充分發揮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功能。截至目前,已歸集共享信用數據信息3545萬條,其中,歸集市場主體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55萬條,與市場主體直接關聯數據約540萬條,數據信息已經覆蓋綏化10個縣(市、區)的231個部門。安達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設立了黨政機關、社會法人、自然人、村居組織四個數據庫,已歸集數據信息72萬條。同時,昇級完善了『信用中國(黑龍江綏化)』門戶網站,全面實現對市場主體社會信用代碼、綜合得分、評價等級查詢功能。明確專人負責網站的運行和信息的更新工作,采取多種渠道搜集上傳信息。截至目前累計在信用網站發布信用信息6000餘條。紮實推進『雙公示』和信用修復工作,組建了全市『雙公示』聯絡員微信工作群,嚴格『雙公示』季通報制度,確保『雙公示』信息數據報送常態化。截至目前,我市『雙公示』累計數量為152518條,其中行政許可數量為124881條,行政處罰數量為27637條。

2020年8月23日綏化安達市安紅街道金稅社區開展信易游活動。

  二、分級分類,推動監管機制創新。印發實施了《綏化市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推動在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商務、文化和旅游等監管領域全面建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規范事前信用審批承諾,強化事中信用監管,加強事後聯合獎懲。截至目前,我市253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了容缺受理,在『信用中國(黑龍江綏化)』網站上傳各類信用承諾書760餘條。制定實施《綏化市信貸領域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工作方案》,聯合市直14個相關部門,對51戶信貸領域失信企業開展了聯合懲戒。積極推動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明確專人負責行政處罰信用修復提交與審核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57批次企業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有效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激發失信主體守信意願,保障失信主體的合法權利。

2020年11月綏化市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

  三、惠企便民,拓展信用場景應用。今年4月初,在『綏化普惠』合作項目模式基礎上,推出了種植產業專用信貸產品『億畝田』,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種植大戶等提供更便捷、更精准,無抵押、無擔保和額度更加適配的信貸服務。同時,積極開展信用場景應用。一是將『信易+』融入社會管理。安達開發區推行了『信易+審批』模式,實施項目『拿地即開工』;通過『文明城市創建+信用』活動為文明志願行為加誠信分,引導市民自發參與文明建設;利用『政務+監管』平臺數據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接,開通『信易+審批』綠色通道。二是將『信易+』融入基層治理。實施了『文明實踐+信用』。在安虹街道辦事處成立信用議事會,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納入信用管理。推出『信易+社區服務』工作室,將轄區居住的AAA級、AA級、A級誠信市民、孤寡留守老人列為重點服務對象,在維修、購物方面提供低價或免費服務。三是將『信易+』融入百姓生活。開發信用場景應用,如『信易醫』『信易購』『信易批』『信易租』等,讓群眾更多地體驗守信踐諾帶來的實惠。

2020年12月4日開展誠信進校園。

  四、宣傳引導,營造良好誠信氛圍。在『綏化發布』官方微博設置『誠信興商宣傳月』專欄,閱讀量超過20萬次。在『信用中國(黑龍江綏化)』網站廣泛宣傳誠信文化,開展了誠信『進大廳、進校園、進企業、進市場、進社區』活動,組織企業參加黑龍江省首屆企業誠信故事演講大賽,在59個參賽企業中,綏化市正大現代經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獲得了全省優秀獎;安達電視臺播放『誠信講堂』5期;望奎縣在人民辦事中心利用大屏幕播放誠信文化方面視頻60多個小時,發放誠信文化教育讀本2000餘冊,在全社會營造人人講誠信、事事重誠信、處處有誠信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張廣義

『誠信龍江』市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