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創新型企業提昇工程。能否介紹一下『十三五』時期黑龍江推動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情況?『十四五』時期黑龍江在推動創新型企業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
全國人大代表冷友斌說:『「創新驅動」是這些年國家一直在強調的,也是大家討論最多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有43處提及創新。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解決一系列「卡脖子」問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這一點我們企業感受是最深的。』
冷友斌介紹,飛鶴在過去10多年與國外品牌的市場競爭中,非常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也是依靠科技創新打造了民族乳業品牌。
『我認為,飛鶴能夠用20年時間,從黑龍江的一個小縣城走向全國市場,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帶領國產品牌在中國市場成功地遏制了外資嬰兒奶粉品牌的大舉進攻,最終反超它們,拿下18%的市場佔有率,成為第一品牌,與飛鶴堅持對中國母乳的長期研究、對嬰兒粉產業模式的創新、對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是分不開的。』冷友斌說,2016—2019年間,飛鶴的研發投入增長了11倍多,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還曾多次參與863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多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在中國母乳研究、兒童營養研究、生產工藝創新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從2007年開始,飛鶴投入數十億元,耗時十多年,在黑龍江建設了8個現代化的『萬頭牧場』,並創新產業模式,建立了全球第一個覆蓋全產業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屬產業集群。
冷友斌介紹,飛鶴在科技研發方面也遇到過一些壓力和困難,比如說中國母乳研究、中國人體質研究和兒童早期營養研究,都屬於基礎研究,可能三五年都沒有研究成果出來,但企業的投入卻不能停。
『我們有一位做母乳研究的科研人員曾經跟我說,他剛到公司的時候,頭三年都沒有做出任何成果,直到第四年纔出了一項非常棒的成果,他說,自己非常感激公司當時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也沒有辭退他。現在他已經是我們科研團隊的中堅力量了。』冷友斌說,他聽了之後非常感慨,其實當時企業的規模還不太大,在產業上又一直在建牧場,要支橕一個團隊去做這些基礎研究,資金方面還是面臨著一定的壓力,但當時堅定地認為,『科技創新』是國產嬰兒粉戰勝外資品牌,重新贏回市場的關鍵,這纔堅持了下來。
除了自身的努力,冷友斌說,飛鶴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與黑龍江這片土地是分不開的。黑龍江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飛鶴等食品類企業研制高品質產品提供了重要保障。黑龍江有北緯47度世界黃金奶源帶和世界稀有的黑土地,非常適合牧草種植和奶牛養殖。近幾年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使企業發展如虎添翼。2015年和2018年,省政府先後出臺兩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鼓勵企業積極進行自主創新。
『據我了解,「十三五」期間,黑龍江各類科技創新基地總數達到500家,其中70%建在企業;高企數量近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比增長65%;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增加了33%,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數量從179家增長到246家,在孵企業總數超過7000家。2018年以來,全省累計認定登記技術合同10618項,成交金額588.28億元。』冷友斌說,過去幾年,飛鶴與北京大學、中國農科院創新團隊、東北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高水平研發創新平臺,就是受這些政策的影響和啟發。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在『十四五』建設規劃中,把科技創新擺在全省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已經在著手制定出臺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新政策,還要啟動第三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冷友斌說,期待有更多、更詳細的資金、技術、人纔、平臺等方面的支持措施落地,讓飛鶴更有信心去挑戰下一個目標——帶動龍江地區的乳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帶領中國嬰配粉行業走向世界,在世界嬰幼兒配方食品領域建立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