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訊 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中醫藥深度介入,全程參與,作出了重要貢獻。部分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們就中醫藥事業發展等問題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李振國:促進傳統醫學與精准醫學協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九芝堂董事長李振國建議,推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完善公共衛生安全體系,促進傳統醫學與精准醫學有效融合。

李振國建議,發展中醫藥事業應從五個方面入手。包括完善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建設,構建公共衛生體系的前沿陣地;加強中醫藥人纔培養,為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奠定基礎;堅定文化自信,建立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發展模式;以科技為支橕,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發展;加強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認識和了解,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於民。
李振國表示,加大對生物經濟、生物技術的支持力度,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生物經濟的發展,對未來保障我國人民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經濟安全至關重要。其中,乾細胞產業作為生物技術的重要領域在2020年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所以應該加快推進乾細胞技術向成藥的轉化進度,促進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促進傳統醫學與精准醫學發揮各自優勢,協同發展,是築牢人民健康及國家安全防線的重要工作。』李振國對此非常期盼。
全國人大代表方同華:多措並舉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活力
『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中藥材資源評估工作基礎薄弱,還缺少國家層面的權威性研究評估平臺和成果。』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董事長方同華對中醫藥事業發展十分關注。他說,國家相繼制定一系列法規政策,鼓勵和支持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但我國在中藥評價體系、質量控制和基礎研究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他也從構建中醫藥臨床評價體系、開展中藥經典名方研究、建立藥材資源評估平臺等方面入手,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方同華建議,構建中醫藥臨床評價體系,為中醫藥創新提供政策性、法規性、制度性支持和保障。同時,在國家層面制定中藥的『對照藥品』目錄,充分利用中藥經典名方和中醫藥企業的藥品生產實踐,進一步完善中藥研發指導原則,促進中藥研發能夠真正落地實施。
『組織中醫藥大學的國醫大師和岐黃學者,全面開展中藥經典名方專題研究,』方同華還建議加快推進經典名方研究,指導中醫藥科研機構,為中藥產品系列開發提供理論、劑量、質量等全方位的工作指導和支持。
方同華說,國家層面也要加大中藥基礎研發投入,構建國家藥材資源評估平臺,加強公共平臺信息建設,持續創建中藥研發的『綠色通道』,『讓中藥研發機構有章可循,少走研發彎路,為中藥研發創新注入活力。』(東北網綜合極光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