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正在包裝車間為大米產品裝箱准備發運。
黑龍江日報4月21日訊 日前,北大荒米業集團與泰來縣人民政府萬畝水稻基地項目舉行簽約儀式,標志著北大荒米業集團初探政企合作模式打造產業基地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北大荒米業集團給自己制定了明確目標,圍繞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建立靈活多樣『產業公司+基地』一體化經營管理模式,提昇綠色食品基地生產能力,全面打造北大荒稻米產業帶。
基地產業一盤棋
近日,在泰來縣工業園區,北大荒米業泰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門口送糧車排起了長龍,有序進場。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擁有國內先進的加工生產設備,稻谷年加工能力30萬噸,倉儲能力20萬噸,現已建成收購、烘乾、倉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米業生產加工企業——北大荒米業泰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一塊金字招牌。
『地處第一積溫帶,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作物生長周期長達180天,還有嫩江水灌溉,這些獨有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泰來大米的獨特品質。』提起泰來水稻,泰來縣長安劍亮頗為自豪。他說,『此次與北大荒簽約的1萬畝地屬於泰來縣平洋鎮新建村眾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選擇北大荒米業,我們看中的是「北大荒」的品牌價值和信譽度,我堅信此次合作是一次強強聯合、互惠共贏的合作,將會推動泰來農業產業轉型昇級,加速縣域經濟發展,更將為北大荒集團與泰來縣的未來,打開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在北大荒米業泰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守信看來,基地的建成既解決了農戶的銷路難題,降低了風險,又實現了增收,而對企業來說,意味著穩定的原料供應和可控的農產品質量。『我們會給農戶提供種子、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為了保證質量,公司還會規定種植標准,對於訂單農戶,我們承諾會以每市斤高於市場價2分的價格收購水稻,切實提高農民收益,帶動農民致富。』
記者了解到,2021年,米業集團基地建設方面已確定具體計劃,共10家單位已與當地農場進行基地合同簽訂,涉及簽訂基地面積合計103.7萬畝。基地訂單原糧數量51.85萬噸。按照北大荒集團『十四五』規劃要求,圍繞『一帶一區三要害』,以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為己任,北大荒米業集團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牢固樹立生產與加工、基地與龍頭一盤棋思想,積極構建優質稻米產業帶,助推區域一體化發展,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中作表率。
改革釋放新動能
2021年2月6日,常敏全以404.8萬元的承包價競得北大荒米業集團二九一制米廠經營權,完成了從員工到『老板』的身份轉變。此價格是去年二九一制米廠經營利潤的一倍還多。在承包後,二九一制米廠的領導班子全體『起立』重新選聘,更多有能力的人纔到了更重要的崗位,進一步提昇制米廠整體實力。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常敏全對二九一制米廠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了。他表示承包經營後,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效率上去了,生產、收購的各個環節的成本下來了,真的最大限度壓縮成本增加了效益。從『要我乾』到『我要乾』,是國企改革讓北大荒米業集團釋放出了新的發展動能,這一點在北大荒集團內部承包經營試點單位二九一制米廠顯示的尤為明顯。
除了二九一制米廠外,綠洲米業和迎春制米廠也陸續成為內部承包的試點單位。從第一季度經營數據來看,這三個試點單位不僅原糧轉化量大大增加,單位稻米加工成本也進一步降低。
為保證內部承包經營,稻米產業建設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米業集團總部率先垂范在總部內部開始改革,以頭部改革帶動基層改革,以黨史學習教育和企業文化宣傳推廣為推手,從機制入手,強化米業集團總部『協調、服務、監管』職能,讓市場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樹立起『小機關大服務』理念,轉變工作作風,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取得實效。
未來,北大荒米業集團將繼續發揮寒地黑土綠色有機優勢,提昇優質農產品價值鏈效益,助力打造建設北大荒綠色食品基地。並結合北大荒國際新型糧商的打造,加快推進國際業務的拓展,完成推進萬噸銷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