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東方紅,太陽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一路西行,直抵『太陽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初心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展脈搏。
第四十一站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位於大慶市讓胡路區,始建於1971年,是為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王進喜而建立的。紀念館主體建築外形為『工人』二字組成,鳥矙呈『工』字形,側看為『人』字形。主體建築高47米,正門臺階47級,寓意鐵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王進喜,1923年出生,甘肅玉門人,中共黨員,生前曾任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被人們譽為『鐵人』。他是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更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


1960年3月15日,王進喜帶領貝烏5隊在玉門登上東去的列車,10天以後,到達薩爾圖車站。王進喜下車後,一不問吃,二不問住,而是問接待負責人: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裡?這裡的最高紀錄是多少?王進喜一心要往前搶、抓緊乾,早日打出第一口井。
鑽機運到後,由於吊車、拖拉機不夠用,60多噸重的鑽機無法從火車上卸下來,王進喜就帶著工人們用人拉肩扛的辦法硬是把鑽機從車站運到井場。井架立起後,輸水管線還沒有安裝好,無法開鑽,他們就冒著嚴寒用洗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從幾裡地外的泡子裡破冰端水,總共端回幾十噸水,終於打出了第一口井。

1960年4月29日,作為隊長的王進喜根據第一口井的經驗,為預防井漏和井噴,貯備了充足的水。井打到700多米時,突然發生了井噴。強大的高壓液柱衝出井口,一直衝向井架,不一會兒就達到十幾米高。這時,原本在齊齊哈爾住院卻偷偷跑回來的王進喜一面派人通知全隊集合,一面讓鑽杆保持在井裡旋轉,叫人管住明火,萬萬不可引起火災。大家集合後,商量壓井辦法。王進喜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情況緊急,就是搭上命也要壓住井噴。』他忘了自己的腿傷,不顧泥漿燒人,扔掉雙拐『噗通』一聲跳進泥漿池中,手劃腳蹬用身體來攪拌泥漿,鑽進水下去清理上水管線的蓮蓬頭。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緊張搏斗,井噴被制服了。這時,池子裡的王進喜已經精疲力竭,傷腿上的繃帶紗布已不知去向,傷口被鹼性很強的泥漿浸泡衝刷變得血肉模糊,身上、臉上、手上也被泥漿中的燒鹼、化學藥劑燒出了血泡。

鐵人精神是對王進喜的崇高思想、優良品德、模范作風的高度概括,是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鐵人精神內涵豐富,概括為:『為國分懮、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乾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
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展脈搏
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