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勞動創造幸福 奮斗建功龍江
2021-05-07 09:5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7日訊 勞動創造幸福,奮斗體現價值,實乾鑄就夢想,平凡詮釋偉大。

  邁入新發展階段,我省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產業持續轉型昇級,『六個強省』『十個新突破』等重大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把『十四五』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階段,都更加需要全省廣大勞動群眾爭做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以實際行動彰顯責任與擔當。

  最美勞動者全部來自基層一線

  為弘揚勞動精神,樹立全省普通勞動者奮斗典型,引領和激勵全省廣大勞動群眾奮進『十四五』,建功新時代,省委宣傳部與省總工會聯合主辦了首屆『龍江最美勞動者』學習宣傳活動。

  5個月來,通過拓展群眾參與途徑,拓寬選樹典型思路,活動吸引了廣大基層組織和勞動者踴躍參與。歷經典型推薦、綜合評審、網絡公示等工作,迎來融媒體發布環節。勞動最美的精神貫穿全過程,最美勞動者的事跡感染鼓舞著全省廣大勞動群眾,為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凝聚起磅礡力量。

  無論是『龍江最美勞動者』的獲得者,還是提名者,無不工作奮斗在基層一線,刻苦鑽研,專注磨礪,任勞任怨。

  他們來自農民工、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環衛工人、快遞員(網約送餐員)、護工護理員、家政服務員、社區工作者、自主創業者、返鄉創業者、產業工人工匠、脫貧致富(鄉村振興)帶頭人、『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組織創業者等,是最基層、最平凡、最典型的勞動者。

  他們接地氣,有溫度,就在你我身邊。

  從『60後』到『90後』,勞動精神代代傳承

  龍江最美勞動者中,有很多『60後』。他們或踏遍林場山山水水、一溝一渠,參與完成造林任務1萬餘畝;或在環衛工人的崗位上365天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或在25年間總計行程80萬公裡為鄉鎮70萬人次義務放映愛國主義電影。

  他們憑借勤勞的雙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龍江美好生活和改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也有很多『70後』。他們往往是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中堅。他們中,有的帶領團隊僅用1個月時間就將數千個扭王字塊和47萬立土方清理出罐區,保證了粵港澳大灣區天字號工程的施工生產進度;有的『閘把在手、責任在心』,帶領『黃繼光號』機車組牽引中歐班列安全行走近80萬公裡;有的把綜掘隊打造成聞名礦區的『煤海利劍』王牌隊,5年裡比常人多上了2000多個班;還有的為我國軍工通信裝備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他們勇於創新,甘於奉獻,活躍在各自崗位上。

  更有很多年輕人。一年累計送快遞8萬餘件,按時按點派送報紙累計10餘萬份的『80後』郵政人;帶領團隊解決多項技術瓶頸難題,一年內完成創新項目合理化建議88項,節約成本超千萬元的『90後』高技能專家;還有身殘志堅領著大家伙兒創業的農場隊長。他們是建設新龍江的先鋒,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新銳。

  時代在變,勞動者奮斗的底色和風采不變,崇尚勞動、弘揚勞動精神的風尚不變。

  用勞動創造跨越式大發展

  龍江最美勞動者,用實際行動賡續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血脈,聽黨話跟黨走,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

  環衛工人吳保英拒絕月薪3000元的特聘崗位,『這個錢我不能要,肯定不能要!我知道這是單位想照顧我,但我不能不勞而獲。』

  自立自強,愛崗敬業,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最美放映員劉顯富,『轉業回家後,發現鄉村的孩子們都沒怎麼看過這些優秀的愛國主義電影,我就想,能不能讓孩子們看一看。』

  擔當奉獻,服務社會,是他們的共同情懷。

  身邊人這樣評價最美勞動者孫柏慧,『要做,就做到最好。他給首臺核電三門1#機組高壓內缸與高壓進汽導管做裝配和焊接時,都是一次性合格。』

  刻苦鑽研,勇於創新,是他們的共同追求。

  他們無不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自覺融入民族復興『中國夢』和家鄉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

  正如最美勞動者馬百所說,過去我們駕駛內燃機車,單程最長40多個小時,吃喝拉撒都在車上,特別艱苦。現在鐵路迎來了跨越式的大發展,『黃繼光號』這樣的大功率電力機車載重量大、運行速度快,還節能環保。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帶來龍江跨越式大發展。

  新時代的勞動者,正以主人翁的昂揚姿態,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新征程上,奮力續寫『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