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在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交匯處的『華夏東極』黑瞎子島,每天,第一縷陽光從這裡開始照耀祖國大地。讓我們一路向東,迎著『指引前行的東方朝陽』,追憶『八女投江』的壯烈殉國、見證現代化農業的嶄新成就、探尋煤城轉型的城市進程、到訪守家衛國的東極哨所,追尋紅色印跡,看龍江今昔巨變。
第五十九站 鶴礦集團礦史館

鶴礦集團礦史館位於鶴崗市東山區,始建於1970年。展館展出了鶴崗煤礦從1914年發現煤田至今的歷史,包括早期開發、日偽統治、建局初期、建設發展、改革奮進五大部分,史料詳實豐富,生動展現了鶴崗煤礦的百年滄海桑田變化及當年礦工受日本帝國主義欺凌殘害的辛酸屈辱史。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鶴崗煤礦。他們為掠奪重要戰略物資,四處抓捕勞工,實行『以人換煤』政策,對鶴崗煤礦進行野蠻、瘋狂的開采,工人作業條件非常惡劣。日本侵略者為掠奪煤炭資源,采用『高落式』『殘柱式』等落後采煤方法,塌方、冒頂、瓦斯爆炸等惡性事故使無數勞工葬身井下。

1945年12月1日鶴崗礦務局成立。礦務局成立之後,立即組織恢復生產,建局初期所生產的煤炭大部分用於鐵路軍用。在鶴崗人民當家作主後,鶴崗礦山以『多出煤、出好煤』為生產目標,為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及新中國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展脈搏
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