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黑龍江高院通報全省法院涉農民工『治欠保支』工作情況
2021-06-01 16:44:00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5月31日上午10時,黑龍江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法院2020年以來根治欠薪、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喜平作主旨發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徐樹與高院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回答記者提問。10餘家新聞媒體單位參加發布會。新浪網和高院官方微博對發布會進行了全程視頻直播。

  發布會現場

  2020年以來,全省法院共受理涉及農民工工資民事案件262件,審結241件,結案率91.99%。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30件,對32人給予刑事處罰。執結涉農民工工資案件676件,結案率84.29%,執行到位金額1922.29萬元。

  黑龍江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喜平作主旨發布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徐樹答記者問

  黑龍江高院新聞發言人、宣傳信息處處長劉雨莖主持發布會

  2020年初,黑龍江高院全面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在案件管理系統中將『涉農民工工資』案件作標簽化處理,便於實時監控案件流程及進展情況,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的訴訟監督力度,依法制裁違約行為,公正高效審理涉農民工工資民事案件。並在疫情防控期間制發了《關於審理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民商事糾紛若乾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積極主動保障疫情期間農民工工資支付等合法權益。同時,與省人社廳聯合印發了《關於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乾問題的解答》,對勞動人事爭議糾紛仲裁與審理的標准和銜接方面進行了統一,減輕了農民工維權負擔,提高了審判質效。全省法院充分發揮刑罰懲戒功能,加大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力度,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協同配合,積極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確保案件查處及時有力,對惡意欠薪行為起到了懲戒和警示作用。高院依法切實保障農民工群體勝訴權益,開展專項集中執行活動,重點解決欠薪案件執行難問題,對涉農民工工資案件依法快速執行、優先執行,全力解決農民工『贏了官司,拿不到錢』問題。全省法院創新工作方法,落實便利農民工訴訟維權新措施,為當事人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次通辦訴訟服務,為農民工維權提供訴訟便利。高院通過加大調解力度,開創農民工工資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2020年以來,全省法院涉農民工工資糾紛民事案件調解結案91件,以撤訴方式結案88件,調撤率達74.28%。全省法院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發揮『處理一案,警示一片』作用,促進了企業合法用工和農民工理性維權。

  黑龍江高院民一庭庭長王劍發布典型案例並答記者問

  黑龍江高院執行二庭庭長王洪亮答記者問

  黑龍江高院刑二庭庭長梁洪濤答記者問

  下一步,全省法院將進一步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做好『治欠保支』相關工作,以根治欠薪為目標,及時依法妥善辦理各類涉農民工工資報酬案件,提昇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水平,進一步增強農民工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日報提問

  去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請問徐廳長,《條例》實施一年多來,我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總體情況如何?下步有什麼考慮?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徐樹

  謝謝新聞媒體朋友對我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關心。這項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和政府公信力,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六穩』『六保』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們成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省市縣三級快速聯動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合力推動根治欠薪工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一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克服疫情影響,通過多措並舉、多點發力,有效遏制和解決了農民工欠薪問題。從政府層面,強力推進各項保障工資支付制度,暢通農民工依法維權渠道,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和農民工討薪信訪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惡意欠薪違法行為,實施欠薪失信聯合懲戒。從社會層面,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社會各界對農民工欠薪問題更加關心關注。從司法層面,公安、法院對根治欠薪高度重視,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創新司法服務措施。從企業層面,守法自覺性不斷提高,認真執行《條例》相關規定,積極創建信用企業和和諧勞動關系。從勞動者層面,依法維權意識不斷增強。我們在暢通窗口、網上平臺投訴舉報維權渠道的同時,今年又在建築工地推出了『農民工欠薪維權一碼通』。全省基本構建了源頭預防、過程監管、欠薪清償、違法懲戒的綜合治理機制。2020年以來,全省共為1.01萬名農民工解決欠薪1.35億元,同比分別大幅度下降,切實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了龍江社會和諧穩定。

  雖然我省根治欠薪工作取得了務實成效,但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著力做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對市地調度頻次和力度,做好根治欠薪年度考核,壓實屬地政府和部門監管責任。二是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領域市場秩序監管,持續推進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工資專用賬戶、銀行代發等保障工資支付制度落實,從源頭上遏制欠薪問題發生。三是進一步加大欠薪排查解決力度,拓寬農民工投訴舉報維權渠道,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行政司法聯動,嚴肅查處欠薪違法行為,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四是進一步加強《條例》貫徹實施,繼續做好《條例》宣傳工作,提高企業誠信守法意識和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

  騰訊網提問

  今年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一周年,您認為,結合我省法院審判工作實際,這部《條例》對人民法院對審理涉農民工相關類案有哪些影響?

  黑龍江高院民一庭庭長王劍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是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行政法規,《條例》的實施對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積極變化。

  我們說農民工工資是農民工的保命錢、活命錢、養命錢,必須保證其付出勞動後獲得相應的報酬。就司法領域而言,在《條例》實施前,因為拖欠農民工工資起訴到法院的案件中,我們大多是按照勞務合同、追索勞動報酬、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民事法律關系進行審理,審理中,僅能依據勞務或建設工程等專門化的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進行裁判。我們以拖欠農民工工資高發的工程建設領域的案件為例,在建設工程層層轉包,又層層拖欠工程款的情況下,作為付出實際勞動的農民工,一旦拖欠工資,他們只能按照合同相對性原則,向存在勞務合同關系的勞務公司或者包工頭主張權利。如果勞務公司或者包工頭也是入不敷出,無力支付,農民工無奈之下再將總承包單位、建設單位一並起訴。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實際施工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在查明發包人欠付轉包人建設工程價款的數額後,方能判決發包人在欠付建設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這裡存在兩個對農民工不利的後果,一是農民工對發包人與轉包人是否欠付工程款、欠多少的事實不了解,舉證比較困難,二是有償還能力的發包人可能已經不欠工程款,只是中間環節的勞務公司或包工頭挪用了農民工工資,就不能判決發包人或總承包人支付勞務費、農民工工資了。讓農民工討要工資的訴訟之路更加艱難。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實施破解了民事審判中的這個難題,《條例》除了明確了對於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承擔首要責任,建設項目的人工費與工程款實行分賬管理,施工總承包單位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等情況進行監督,堵住了佔用、挪用農民工工資的漏洞。《條例》還規定,分包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先行清償。建設單位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以未結清的工程款為限先行墊付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這些都是審判實踐中既方便操作,又能快速解決問題的規定,為人民法院訴訟中高效迅捷地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糾紛,提供了有力的適用法律方面的保障。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規范思路不再局限於法律關系這一客體特定的視角,而是站在農民工特定主體的角度,對其權利進行全局性規范,這樣就使得我們在進行司法裁判時,獲得了更加豐富的法律適用依據,切實為農民工依法維權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哈爾濱日報提問

  刑法中涉及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的罪名有哪些?什麼情況下拖欠工資的行為會構成犯罪?

  黑龍江高院刑二庭庭長梁洪濤

  刑法中涉及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的罪名主要就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的規定,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在客觀方面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是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二是數額較大;三是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3號)對上述三個條件的具體認定標准都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在這裡不再贅述,僅強調三個比較容易陷入誤區的問題:一是『轉移財產』和『逃匿』雖然是『逃避支付』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但實踐中並不限於這兩種,其他手段還如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等;二是『數額較大』,我省在司法解釋規定幅度內確定了本地執行的具體標准,即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五萬元以上的。司法解釋對入罪標准采用了『期限+數額』或者『人數+數額』的模式,原因基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要求,防止打擊面過寬,刑法介入過度;三是我國刑法雖然規定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但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並不是目的,促使行為人支付勞動報酬纔是最終目的,因此,首先應當讓現有的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充分發揮行政程序簡便、快捷的長處和作用,使勞動者盡早拿到勞動報酬,只有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纔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提問

  農民工工資追討一直是一個難題,請問省法院執行部門在保障農民工弱勢群體利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和努力?

  黑龍江高院執行二庭庭長王洪亮

  一直以來,全省法院執行戰線始終將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追索勞動報酬作為深入踐行讓龍江百姓『打官司不求人』,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實現和服務『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舉措狠抓不放。首先,結合全省工作實際,省法院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涉民生案件執行工作的意見》,對包括農民工工資案件在內的涉民生案件執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其次,全省法院執行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堅持『五個快』和『七個主動』即『快立、快查、快控、快執、快付』和『主動聯系申請執行人,主動利用全部手段查找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線索,主動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主動向當事人通報案件進展情況,主動發放執行回款,依職權主動懲戒違法失信行為,領導主動監督重點案件執行全過程』。最後,省法院還於每年元旦至春節期間定期組織開展專項執行活動,集中執行農民工工資案件,確保農民工兄弟能夠過上祥和的節日。下步工作中,全省法院執行戰線將在堅持以往工作舉措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對涉農民工工資案件的執行力度,提高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執行效率並擬在年底前再次開展專項集中執行活動,集中執結一批案件,集中發放一批案款,集中懲戒一批失信被執行人。省法院及各中級法院還將通過建立重點執行案件督辦機制,對群體性索要勞動報酬、企業經營困難而拖欠工人工資等涉及相關勞動者合法權益類案件執行進行重點督導,一方面要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要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在疫情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盡量降低強制執行對企業運營的不利影響。同時,我們也將繼續對有能力卻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老賴』保持高壓態勢,用足用好各方面懲戒措施,敦促其履行義務,為『誠信龍江』和『法治龍江』建設發揮積極作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司法惠及百姓民生。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