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從東方紅到太陽昇 | 抗戰烽火中的『國際通道』
2021-06-16 13:50:37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王曉微 齊偉 田庚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北緯53°27′00?至53°33′30?,坐落著中國最北村落——北極村,在這裡黑龍江勾勒出中國版圖最北邊的輪廓,在這裡北極之星點亮神州大地。讓我們一路北上,聆聽『抗日第一槍』的回響、重溫抗日志士的事跡、見證大國重器的崛起、回溯林區轉型的脈絡。一路向北,向著紅色光芒指引的方向,向著國旗高高飄揚的地方。

  第八十六站

  東北抗聯在嘉蔭開闢的五條國際通道

  黑龍江省嘉蔭縣位於小興安嶺北麓,東北與俄羅斯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裡。1933年5月,日本侵略者侵佔佛山縣,先後派國境監視隊70人、守備隊50人長期駐守。

  東北三省淪陷後,小興安嶺燃起抗日烽火。佛山、烏雲兩縣是抗聯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抗日居民開闢了五條通往蘇聯的秘密交通線,趙尚志、李兆麟、金策、馮仲雲、朱新陽、於保合、張瑞霖和於天放等都曾取道佛山、烏雲前往蘇聯,或從蘇聯經佛山、烏雲回國開展抗日斗爭。

  在蘇聯遠東北野營的抗聯將士,組成特遣小分隊,經常通過烏雲、佛山交通線往返於蘇中之間進行抗日游擊活動。五條國際通道的暢通,保證了北滿省委及抗聯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的聯系,對於爭取蘇聯對抗聯的大力支持,保存抗聯有生力量,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北滿的抗日游擊戰爭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東北抗聯第三、六軍相繼挺進佛山縣,在嘉蔭河、湯旺河上游和翁泉河源設立密營,沿流經小興安嶺原始林中的黑龍江支流嘉蔭河、烏雲河、結烈河、西米乾河、葛貢河、烏拉嘎河開闢了佛山——薩基博沃、通河鎮——加裡寧諾、馬連站——拉賓、舊城——音諾肯基耶夫卡、結烈河口——卡薩特金諾五條國際通道。

  佛山?薩基博沃國際通道

  佛山(現嘉蔭縣政府駐地朝陽鎮)位於嘉蔭中部,北臨黑龍江,與俄羅斯村莊薩基博沃隔江相望。

  馬連站?拉賓國際通道

  馬連站(現嘉蔭縣保興鄉馬連村)是日偽時期的黑龍江航運碼頭,位於嘉蔭縣南部山區,北距觀音山10餘公裡,與俄羅斯農莊拉賓(蘇聯軍事哨所)隔江相望。

  通河鎮?加裡寧諾國際通道

  通河鎮(現嘉蔭縣常勝鄉通河村)位於嘉蔭縣最北部的葛貢河南岸,隔河與遜克縣相鄰,東瀕黑龍江,與俄羅斯村莊加裡寧諾隔江相望。

  舊城?音諾肯季耶夫卡國際通道

  舊城(現嘉蔭縣烏雲鎮舊城村)位於嘉蔭縣東北部,瀕臨黑龍江,隔江與俄羅斯村莊音諾肯季耶夫卡相望。

  結烈河口?卡薩特金諾國際通道

  結烈河口位於嘉蔭縣紅光鄉燎原村西,結烈河由此注入黑龍江。河口附近有結烈河島,河口對岸是俄羅斯村莊卡薩特金諾,也是蘇聯的軍事哨卡。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展脈搏

  出發!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