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訊 9月3日,記者從大慶市消費幫扶工作推進視頻會議暨《2021大慶扶貧產品名錄》媒體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全市8154人受益消費幫扶,76件扶貧產品入選《2021大慶扶貧產品名錄》,市鄉村振興局倡議全市預算單位優先購買大慶市脫貧地區扶貧產品,促農增收。
『進入832平臺首頁即可免費注冊,大家可以通過商品搜索、活動推薦、類目導航來查找相應商品、供貨商,對扶貧商品進行挑選購買,十分方便。』會上,工作人員對國家832平臺采購流程進行了詳細說明與講解,通過網絡,全市、縣(區)各級預算單位(承擔832平臺采購任務的單位)具體工作人員進行了集中學習。
『林甸昌林木耳全省規模最大、自動化水平最高,木耳耐水性好、耳質肥厚,帶動林甸木耳名氣越來越響;紅小豆是寒地黑土弱鹼種植,顆粒飽滿、色澤透亮;北國溫泉大豆油冷榨油煙少、炸東西不起沫……』『杜爾伯特的牛肉乾、牛肉醬傳統工藝,秘制配方,十分暢銷;連環湖產的咸鴨蛋好吃,鴨子散養,吃江魚、江蝦長大。』『肇源?魚溝鹼地長粒香選用「松粳16號」水稻品種,天然綠色種植,不用化肥,多次獲得農產品博覽會金獎。』『肇州大瓜子名氣大,肇州的老街基食品還有雜糧雜豆、糯玉米、粘豆包。』『大同區的雙榆小米從清朝光緒年間就開始種植,米粒飽滿、色澤金黃,熟米軟而不粘結、米香濃厚。』會議現場,四縣和大同區鄉村振興部門負責同志一邊介紹著消費幫扶工作開展情況,一邊化身『帶貨主播』,妙語連珠地推介起本地重點扶貧產品。
大慶日報社主播雪瑩當天也走進位於龍鳳區政府對面的大慶地企合作消費扶貧專館,通過微大慶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掌尚大慶APP,直播大慶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快手號、頭條號等,對館內的扶貧產品進行了全網直播。
消費幫扶工作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建成扶貧專館18個、專區22個,認定扶貧產品174件,涉及62個供應商,帶貧群眾8154人,人均增收441.5元。為大力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消費幫扶行動向縱深推進,大慶市正式設立《2021大慶扶貧產品名錄》,聚糧緣大米、北國溫泉等76件扶貧產品入選,這將有力地促進扶貧產品采購的本地化,並推動本地區所屬預算單位按照不低於10%的比例,預留年度食堂采購份額采購扶貧產品。
『我們希望全市各采購單位優先購買大慶本地的幫扶產品,買一份幫扶產品,脫貧戶就多一份收入、得到一份幫助,就為大慶的鄉村振興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市鄉村振興局三級調研員謝曉峰說,下一步,大慶市將全力做大做實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櫃、專館和定向直供直銷渠道,通過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電商、批發市場與本地幫扶產品精准對接,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參與消費幫扶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