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廣東,一個是神州最北資源豐富的老工業基地;一個是中國南疆最早改革開放的前沿,一南一北,優勢互補。


正是因為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廣東省創造了享譽全國、蜚聲世界的廣東速度,經濟總量持續做大做強。乘著國家政策的東風,今日龍江,一項項大項目落地生根、一筆筆資金不斷湧入。這其中,廣東牢牢佔據了主力軍地位。廣東的資金、技術為龍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力量,龍江也進一步為眾多粵商創造出新的商機。

目前,龍粵兩省的對口合作項目超過500個,總簽約額近5000億元。來自黑龍江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6月,廣東在黑龍江投資94項,總投資額1980億,實際到位資金91.7億元,同比增長51%。在所有在黑龍江省投資的省份中排名第二位。
今天,龍粵合作再傳喜訊,又有76個項目簽約,總簽約額1114.79億元。在投資合作領域,廣東頻出重拳,黑龍江這片山海關外的投資熱土,究竟吸引力何在?
提昇:產業合作上規模
2017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先富帶後富,先變帶後變,國務院做出了關於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組織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建立對口合作機制,開展對口合作。

四年的時間彈指一揮,龍粵合作碩果累累。產業合作規模層次不斷提昇。龍粵兩省在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新能源、科技、金融等領域合作不斷走深,恆大文旅城、哈工大智能裝備產業園、黑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深哈金融科技城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成。深入推進龍糧入粵,規模達到2200萬噸。

合作碩果讓人振奮。廣東省聯合產權交易集團董事長林少芬認為,兩省合作重點是在央企的南北對接合作上作進一步的深化。從去年開始,廣東省聯合產權交易集團打造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九大平臺,包括資金融通平臺、租賃平臺、采購平臺以及數字化轉型平臺等等。這些平臺適用於黑龍江省的國資國企改革需要,未來雙方在幾大交易市場的構建,以及公共資源的平臺構建上都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突破:體制機制再創新
體制機制突破創新,是龍粵合作的關鍵支橕。深哈產業園落戶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帶土移植』的運營模式為龍粵合作打通了道路。通過深圳團隊借鑒的模式讓先進理念在哈爾濱落地生根,以『深圳土壤』育『哈爾濱果實』。
深哈產業園總經理奉均衡感慨地說,兩省兩地的合作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期待未來廣東省與黑龍江省合作,能夠走得更深,做得更實,在產業項目、農業、旅游、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十四五期間做一些新的突破。


黑龍江全面借鑒廣東省政務服務、大數據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和投資項目對接等先進經驗,先後出臺100多項政策法規,全省營商環境不斷提昇,華為等一大批廣東知名企業先後投資入駐,黑龍江、廣東兩省對俄貿易額由2017年的1242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669億元,增長34%。
共贏:平臺合作結碩果
在龍粵合作中,平臺合作建設取得了重要成果。深哈產業園組建了注冊資本39.4億元的深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設立10億元創業投資基金,現已注冊企業232家。已累計完成投資21.2億元,成為哈爾濱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今年以來,龍粵兩省互動頻繁,黑龍江省先後組織了黑龍江(廣州)重點產業合作交流推介會、黑龍江(深圳)重點產業合作交流懇談會、黑龍江籍在深圳企業家代表座談會、第130屆廣交會黑龍江省招商路演等系列活動。今天,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項目再次簽約,讓龍粵合作再上新臺階。
今天的考察和簽約,讓廣東鴻景物流集團董事長黃陸潮更是看到了未來更大的合作前景。他表示,黑龍江和廣東,一個是產地,一個是消費地,市場和產地之間的有機結合,相信會讓更多的黑龍江的優質農產品,打入廣東的市場。


歷時四年的龍粵合作,讓黑龍江和廣東,兩個跨越大半個中國的省份把手緊緊握在了一起。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廣東省對口合作辦主任鄭人豪感慨地說,『我相信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兩省省委省政府,還有企業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兩省的協作和合作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讓我們兩省的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