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在訴訟服務大廳撿到了欠條,可是沒有債權人姓名或聯系方式。僅憑一張小紙條,怎樣纔能找到它的主人?
那邊,訴訟材料還沒准備齊,就先把重要的證據材料欠條給弄丟了。世界那麼大,如何纔能找到一張小小的欠條?
法官提醒,一定要保管好證據資料,不是每次都這麼幸運,能被法院乾警撿個正著。
中午剛下班,肇東法院法警彭玉拿著兩張小紙條焦急地找到周麗華法官。『周法官,剛纔有人在大廳撿到兩張欠條,可能是當事人來訴訟時丟失的,您看現在怎麼辦?』法官接過欠條,發現這兩張欠條,一張是三萬多元,一張是十七萬餘元,欠條沒有債權人姓名,只有欠款人簽字和蓋章。
欠條是非常重要的證據資料,這兩張欠條數額不小,失主一定非常著急,法官決定馬上尋找欠條的『主人』。可是僅憑這兩張沒有債權人信息的欠條如何找到它的主人呢……
中午休息期間,法官一個一個地詢問立案窗口接待人員,看能否發現失主的線索。立案9號窗口的乾警反映的一個情況讓尋找有了線索,他說上午接待了一個要起訴肇東市某物業公司的當事人,但是因其缺少材料,已經告知其補正,當事人當時把材料拿走了,沒有留下,很有可能是他丟失的。但是聽說這位當事人要申請緩交訴訟費,勞動監察局為他出具了一個證明。

下午一上班,法官就聯系了肇東市勞動監察局。恰好,勞動監察局工作人員正在接待這位當事人劉某。經過詢問,劉某准確說出了兩張欠條的具體數額、欠款人等內容,勞動監察局工作人員也證實了這兩張欠條的事。
下午2點50分,劉某在肇東市勞動監察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法院。經過核實後,法院乾警把兩張數額20多萬元的欠條原件交給了劉某。
劉某激動地握住法院乾警的手,連連表示感謝:『如果不是你們幫我找回了欠條,我都不知道丟到哪裡了,這60多個工人的血汗錢就打水漂了,我連主張權利的機會都沒有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法院乾警應該做的,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積極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踐行『打官司不求人』的莊嚴承諾,我們一直在路上。